叶婉清的样貌中,洋人的基因确实强大,已经完全盖过了华人的基因,看着像个美国人,
但实则眉宇间的样貌,就是苏国人的样貌,这点卡捷琳娜十分肯定。
她见李华麟不信,便把照片递给罗曼诺夫,罗曼诺夫在身上擦了擦手,遂拿过照片打量着,点了点头:
“卡捷琳娜说的没错,这女孩的眉眼之间,确实是苏国人的轮廓,按照你刚刚说的来看,她的祖父是苏国人的几率更大一些。”
“呃,那我就不清楚了,婉清的祖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故去了,婉清一直以为他是美国人。”
李华麟收起了照片,见罗曼诺夫和卡捷琳娜都一口咬定,叶婉清的轮廓偏向于苏国人,不由皱了皱眉。
事实上,在李华麟的眼中,除了华夏的黄种人,外面那些洋鬼子有一个算一个,感觉长的都差不多,他最多能分清黑人和白人...
“很漂亮的姑娘,用你们华夏的话来说,你们很有夫妻相,未来一定很幸福。”
卡捷琳娜见李华麟收起了照片,笑着与他碰了碰杯,给了赞美之词。
一顿小宴会喝了两个小时,罗曼诺夫和卡捷琳娜相继离去,二人晚上来找李华麟喝酒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析出两点。
第一点,三人在广交会上就很熟悉了,二十多天的行程基本在一起,而且回滨海,也是李华麟一路护送,
无论是罗曼诺夫,还是卡捷琳娜,对于李华麟这位年轻的省外贸局翻译,都很看好,有愿意结交,也有拉拢后辈的意思。
第二点呢,他们知道李华麟没去过苏国,对于苏国的印象仍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过来喝顿酒,提点几句,也算是另类的示好。
只是二人都没想到,大晚上的李华麟不在自己房间里待着,会跑到张晓蕊的房间里喝酒。
从私密对话变成了中苏双方私下底的小酌,边喝边聊点与中苏贸易有关的事情,这也符合他们中苏外贸员的身份。
今晚李思佳不回单位了,会跟张晓蕊住在一起,李华麟送走了罗曼诺夫与卡捷琳娜,便回了自己的卧室,整理行李袋。
去苏国吗,尤其快接近冬天过去,那边一定冷的厉害,甚至滴水成冰。
李华麟为此特意准备了两件加厚毛衣,一件军大衣,两条棉裤,两双棉鞋,四双棉鞋垫,一双棉手套。
这整理的过程中,眼神不经意的一瞥,就见房间角落中堆着两个大号的帆布行李箱,还有一个中号的人造革皮箱,遂来了好奇。
拿过一个大号的帆布行李箱拎了拎,重量不轻,角落处印着江省外贸局内部专用字样。
打开箱子,里面有摆放整齐的羊绒毛毯,折叠好的军用大衣,纯羊绒的中山装,三尖头棉皮鞋,纯棉鞋,皮手套,棉皮手套,毛围脖,狗皮帽,羊毛帽...
这一个行李箱里,零零总总装了十几件物件,塞的是满满登登,几乎包含了各种御寒物件,还配有专用的详单。
详单上记录着赴苏访问团成员标准配度,身高需求,如需调换型号,可提前联系随行后勤人员等字样。
“牛掰了,全套内部供应,合着我的衣服白拿了呗?”
李华麟拿起军大衣披在身上,感受着合适度,又换上了棉裤和棉鞋,中山装等衣物挨个试了一遍,发现都挺合身,简直就跟量身定做的一般。
按照物件摆放归位,李华麟打开了第二个帆布行李箱,
里面装有一个黑色公文包,搪瓷缸子一大一小,白玉牙膏,魔都牌牙刷,友谊雪花膏...
除了一应的日常用品,竟然还有手电筒,电池,折叠晾衣架,铝饭盒,热水袋,保温杯,
就连黄连素片,小木片,银翘解毒片,红药水,消毒棉签,创可贴,清凉油,火柴,打火机,氯霉素眼药水也准备了。
公文包里有着汉俄常用词汇手册,俄文笔记本,英雄钢笔,中华圆珠笔,金属圆规,放大镜,中苏对外贸易详解,手绘明信片...
李华麟拿起详单打量着,发现这些日用品也是省外贸局内部专供,像毛巾和笔记本等物上,都印着江省LOGO,
尤其是笔记本,英雄钢笔,铝饭盒和保温杯上,竟然还刻了李华麟的名字,简直不要太正规!
满满两箱子,李华麟看的是直撇嘴,只能勉强塞下一双棉鞋,几双棉袜子和棉鞋垫,就再也塞不进任何东西,难怪沉的要死。
带着好奇打开了中号的人造革皮箱,里面是几个文件袋,铁盒装大白兔奶糖,中华牌香烟等物。
文件袋打开,里面装着李华麟此行去苏国的各种证件,
包含了因公护照,边境通行证,单位介绍信,任务函,健康检疫证明,工作身份证明,团员证,苏方邀请函,住宿与交通凭证...
“准备的是真全啊,合着我只派个人出去就行了?”
李华麟把每个文件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又塞回了箱子里,
但看着箱子空间还有剩余,便把睡衣和换洗的内衣内裤用布包包好,也塞进箱子里,不留一丝空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