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师傅,现在我要去阿穆尔区,第3国营养蜂厂,去见他们的负责人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商谈大豆油置换蜂蜜的订单。”
“关于蜂蜜方面,我需要你的技术支持,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如果有,跟我走一趟。”
“有有有,你稍等啊,我穿衣服。”
郭大勇是技术组的技术员,其任务,就是在苏期间,陪同业务组的成员洽谈订单,做技术攻关,平时是没什么活干的。
这突然见到李华麟来找他,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便套上了棉衣,带上了专业的检测用具,跟着李华麟同行。
“郭师傅,这是第3国营养蜂厂蜂蜜的具体数据,一会你就按照这个参数检测,给我准确数据便可!”
宾馆门外,吉普车早已等待,
李华麟上了车,与郭大勇坐在后排座椅上,取出了在国内时,卡捷琳娜提供的蜂蜜数据,二人做着沟通。
李华麟虽然负责北三省的农产品订单,能记住所有产品的参数与细节,但若论技术检测之类的活,根本不在他的专业范畴内。
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郭大勇就是访苏团中,对于蜂蜜最了解的技术员,
而郭大勇的工作,就是在到了第3国营养蜂厂后,负责对他们的蜂蜜样品进行检测,并且对第3国营养蜂厂的养蜂车间进行考察,
来用数据告诉李华麟,这里的蜂蜜,值不值得中方置换。
当然了,不管苏国的蜂蜜质量如何,都是会购进的,但产品的好坏,是跟置换数量和价格挂钩的,这也是跟国家利益挂钩的,马虎不得!
郭大勇看过蜂蜜的参数后,点了点头道:
“根据《华夏粮油检测标准》,来看,这份蜂蜜数据中很多数值都符合我国对购进蜂蜜的执行标准,也属优级。”
“但蜂蜜这个东西,不能完全看数据,养蜂时的蜂房温度,取蜂巢时的动作规范,还有灌装瓶时的密封程度,甚至...”
郭大勇将数据表收进公文包,话说了一半,下意识瞥了瞥副驾驶位的卡捷琳娜,犹豫着道:
“甚至灌装时,厂方会不会添水,造假,这都有待考量。”
卡捷琳娜正在指点司机路线规划,闻言皱眉望来:“华国的朋友,我国的工厂,不会造假!”
李华麟摆了摆手,示意卡捷琳娜稍安勿躁:“卡捷琳娜,我们都知道贵国蜂蜜正宗,郭师傅只是就事论事,你别激动。”
卡捷琳娜冷着脸转过身去,不再理会李华麟和郭大勇,令郭大勇的脸上多了几分尴尬,小声道:
“李翻译,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李华麟拍了拍郭大勇的胳膊,给了他一块大白兔奶糖,笑道:“卡捷琳娜就是这个性格,直爽,率真,有啥说啥,没针对你的意思。”
冬季的布拉格维申斯克,气温极低,配合着鹅毛大雪,纵然是军用吉普车的性能强悍,也陷在雪窝子里好几次,不得不让人下来推车。
阿穆尔区,第3国营养蜂厂,依山而建,远远望去,大片的段树林清晰可见。
时间来到了3.50分,距离与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约定的见面时间,只剩下10分钟。
吉普车开进了养蜂场的厂区,厂区内立马迎出了几名雄壮的苏国人。
“还好,我们没迟到。”
卡捷琳娜望着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带人来迎接,下意识看了看手腕上的时间,
遂主动跳下车,与库兹涅佐夫握了握手,指着刚下车的李华麟和郭大勇介绍道:
“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我的老朋友,这两位便是华国来的麟,和技术专员郭。”
“麟,郭,这是库兹涅佐夫,第3国营养蜂厂的负责人,他可是个老养蜂人了,手里流出的蜂蜜,是苏国最好吃的。”
“卡捷琳娜,你太客气了。”
库兹涅佐夫被卡捷琳娜夸得眉开眼笑,遂上下打量着李华麟和郭大勇,伸出了蒲扇大的厚实手掌。
“我喜欢准时的人,来自华国的朋友,里面请。”
李华麟与库兹涅佐夫握了握手,便跟着他向着工厂内部走去,直接开门见山道:
“库兹涅佐夫先生,在合作之前,我们需要参观一下贵方的蜂房。”
库兹涅佐夫一愣,没想到眼前的华国人,竟然俄语极为流利,不由多了几分诧异,但并未拒绝:
“可以,那咱们直接去蜂房,你们跟我来。”
路线变更,众人直奔后山走去,库兹涅佐夫边走边介绍道:
“布拉格为申斯克的冬天,足以冰封雪山,蜜蜂在室外是养不活的,都要养在专门的温室,还要控温,这样才能让它们酿造出美味的蜂蜜。”
“为了能养活这些蜜蜂,我们便把温室建在了后山,要进温室,你们还是先穿戴好防护衣物。”
穿过厂区,众人在半山腰前停住了脚步,前方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玻璃温室,每个温室内,都会笼罩着几棵椴树。
就在这些成片的玻璃温室之间,是一道道用塑料布相连的塑料大棚,内部种植着鲜艳的花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