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在暗示着,从微观的电磁频率到宏观的城市建筑,甚至到空间维度的某种表现,都存在着一种统一的自指涉奥秘,而这些看似孤立的现象,都是这个巨大谜题的一部分。
在研究烟囱倒影的过程中,帅东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回想起在军工厂档案室发现的那份自我签署的出生证明,以及之前关于曙垠市是337号自仿真程序的推测。这三者之间会不会存在一种更深层次的逻辑联系呢?
他开始大胆假设,如果曙垠市真的是一个自仿真程序,那么这个程序可能在不同的层面和维度上设置了自我指涉的机制。从象征着个体起始的出生证明的自我签署,到城市整体运行呈现出的自仿真特征,再到这个烟囱倒影所体现的四维空间中的无限递归,这一切可能都是程序设计者有意为之的“陷阱”。
“但他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自指涉陷阱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帅东陷入了沉思。
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成员们越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只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多谜团的门。
他们决定从历史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军工秘史。通过各种渠道,他们收集到了更多关于曙垠市早期军工发展的资料。原来,在几十年前,曙垠市曾是一个高度机密的军工科研基地,承担着多项前沿技术的研究任务,其中不乏一些涉及到空间理论、量子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研究项目。
这些研究项目在当时都是极其先进和前沿的,许多研究甚至超越了当时科学界的普遍认知。帅东推测,很可能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或者有意为之的事件,导致了自指涉陷阱的产生。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份模糊不清的会议记录。记录中提到了一个名为“337计划”的项目,但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被涂抹或损坏,只能勉强辨认出一些关键词,如“自循环算法”“信息自洽系统”“维度融合实验”等。
“这个‘337计划’肯定和我们现在遇到的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帅东兴奋地说,“我们必须找到更多关于这个计划的详细资料,才能真正揭开自指涉陷阱的秘密。”
然而,要找到更多关于“337计划”的资料谈何容易。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所有与该计划相关的文件都被严格保密,甚至有一些迹象表明,有人在暗中阻止他们的调查。
一天晚上,帅东独自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突然,灯光闪烁起来,紧接着,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串奇怪的字符。帅东还没来得及反应,字符迅速组成了一句话:“不要再深入了,否则后果自负。”
帅东眉头紧锁,他深知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但他没有退缩的打算。他坚信,只有揭开自指涉陷阱的真相,才能让曙垠市摆脱可能存在的未知危机。
第二天,帅东将昨晚的遭遇告诉了团队成员。大家都意识到,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科学谜题,背后可能还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尽管危险重重,团队成员们依然决定继续前行。他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之前的发现,试图寻找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田米在对烟囱倒影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微小但关键的线索。在无限递归的数学模型中,存在着一个特定的参数,这个参数的数值与军工厂早期一份未公开的能量研究报告中的某个关键系数极为相似。这份能量研究报告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利用一种特殊的场来实现信息在不同维度间的稳定传输。
“你们看,”田米激动地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对比,“这个相似性不可能是巧合。或许这种特殊场与四维空间中烟囱倒影的无限递归现象,以及我们所推测的城市自仿真程序之间,存在着能量层面的关联。”
帅东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他推测,当年的“337计划”也许正是试图通过操控这种特殊场,构建一个自洽的信息与能量交互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最终产物,极有可能就是如今他们所面对的呈现出自指涉特征的曙垠市。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他们决定深入研究那份能量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要产生并稳定这种特殊场,需要一种极为稀有的矿石作为媒介,而这种矿石在曙垠市周边的山区曾经有过少量开采记录。
于是,帅东带领团队立刻前往山区。山区道路崎岖,寒风凛冽,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大地,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找到了当年的矿石开采旧址。
旧址一片荒芜,废弃的矿洞入口被积雪掩埋了大半。他们清理掉洞口的积雪,小心翼翼地进入矿洞。矿洞内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四周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当年开采时留下的工具和标记。
在矿洞的深处,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石室。石室的门紧闭着,门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与他们之前在一些古老的军工文献中看到的加密符号类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