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解宝出事,最先知道的,是铁叫子乐和,他是孙立妻弟,乐大娘子的亲弟弟。
他生得聪明伶俐,善奏乐演唱。诸般乐曲,一学着便会,又有一副好嗓音,人称“铁叫子乐和”。
因其姐嫁与孙立为妻,乐和凭借这层关系,作了登州城监狱的小牢子。
解珍、解宝兄弟被毛太公陷害入狱后,乐和第一时间联系孙新、顾大嫂,让他们想办法营救。
而他自己,则是想方设法,保护兄弟二人不被暗中加害、多受苦难。
他能说会道,为人处世又周到圆滑,因此在狱卒之中有好口碑。
知道他要护佑解珍、解宝兄弟周全,都肯卖个面子,于是对上面的交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马虎过去,也就是了。
那毛太公一心要陷害解珍、解宝,不仅督促女婿王孔目编造罪名,横加诬赖,多番刁难。更是往府衙里送了不少钱财,买通上官,将兄弟二人判了重罪,打入死牢。
若无乐和从中周旋,兄弟二人只怕早已遭了毒手。
只是事到如今,他们还是一脸茫然,不知怎么就走到这步田地?
原来兄弟二人是本地猎户,武艺高强。自幼父母双亡,都未曾婚娶,只以打猎为生。
兄弟二人都使浑铁点钢叉,擅长穿山越岭,捕兔逐鹿,更敢上山擒虎,是登州第一号猎户。
因登州山上有虎,知州拘集全州猎户,委以杖限文书,责令三天内捉住老虎。
解珍兄弟在山上埋下窝弓药箭,苦守三天两夜,终于在最后一日的五更时分捕中老虎。
老虎中了药箭后带箭逃走,竟然滚落山下,落到地主毛太公家的后园之中。
毛太公便让儿子毛仲义将老虎解送州府,以邀功请赏。
兄弟二人赶来讨要,因此产生纠缠,打闹起来。
毛仲义将老虎解到州府后,又带公差来捉解珍兄弟,正好在庄前碰到二人。
他先用花言巧语将解珍兄弟诳回毛家庄,一进庄便命庄客动手抓捕,将措手不及的解珍兄弟绑了起来。
毛太公命人将解珍兄弟解往官府,称二人“混赖大虫,抢掳财物”。
毛太公的女婿王正是登州孔目,早在知府面前进言,知府便命严刑拷打。解珍兄弟熬刑不过,被迫认罪,被打入死囚牢。
也正是在此时,乐和得知要害消息,赶去给孙新、顾大嫂送信。
这解珍、解宝,乃是顾大嫂表弟,从小十分疼爱,待若亲弟弟。
听闻二人出事,丝毫没有犹豫,将这些年开酒店攒下的银钱,都交付乐和,让他上下打点,务必要保证两兄弟不要遭了毒手。
乐和也是个仗义的,因此十分用心,上下周旋,总算没让两兄弟吃多少苦楚。
但因着毛太公女婿是本州孔目,知州面前说得上话,因此兄弟二人罪责,还是定得很重。
乐和一人之力,自然营救不得,因此再报与顾大嫂。
顾大嫂闻言,当即做出决定,要劫牢救人,冒险拼命。
夫妻二人商议一番,当即就让孙新前去请邹渊、邹润帮忙,不想正遇上林冲前来。
事情也是凑巧,林冲刚好路过,只是要去拜访一下这叔侄二人,劝说他们入伙。
因此编个借口,不想正遇着孙新前来求援,于是顺理成章,随他前来,打出营救解珍、解宝旗号,也算是师出有名。
当然,目的自然是登州,救解珍、解宝,也是真的,倒不存在欺骗他们的嫌疑。
只是如今被孙立挑明,显得稍微有些尴尬。
但林冲并不知晓,只等孙新等人行动消息,就要在城外造势,吸引官兵注意力。
而孙新等人这边,在顾大嫂的强硬态度下,勉强说服孙立,要一同劫牢,营救解珍、解宝!
孙立为人,有些自私,也舍不下前程。
因此在营救解珍、解宝一事上,才显得有些犹犹豫豫,不爽快。
顾大嫂当场翻脸,又有孙新和自家娘子相劝,他最终才勉强同意。
其实要算起来,两边关系一般亲近,这解珍、解宝,不仅是顾大嫂的表兄弟,更是孙立、孙新的亲表兄弟。
简单来说,解珍、解宝的娘亲,是孙立、孙新的姑姑;而顾大嫂的娘亲,又是解珍、解宝的姑姑。
顾大嫂原本跟孙新就是亲戚,再成了亲,算是亲上加亲。
论起关系来,两边都是一般。
但是论起感情来,自是顾大嫂最为操心费神,也最心疼这两个表弟。
至于孙立,作为大的,反而有些冷淡疏远,因此兄弟二人落难后,乐和没有第一时间找手握兵权的孙立,而是找了在城外开酒店的顾大嫂夫妇。
由此可见,孙立此人,多少有些不够仗义。
所以营救一般亲近的表弟,都要顾大嫂拔刀相逼,也是少了英雄气概。
但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也不能过多苛求任何人都能急公好义。
此刻被强迫一起前来援救解珍、解宝的孙立,心里就始终有些不痛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