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元丰九域志》记载,莱州在北宋时为 “中州”,当时登州为 “上州”,虽然莱州人口多于登州,但登州因邻近高丽、辽、女真的特殊区位,级别更高。
莱州治掖县,下辖掖县、莱阳、胶水、即墨四县。
莱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渥的生产条件,唐朝时便盐业发达,丝绸贸易活跃。此地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等粮食,为宋朝提供了不少战备支持。
再加此地文教兴盛,孟子曾在莱州讲学,传授儒家经典,仁宗时出过状元王俊民。
因此打下莱州,自然十分重要。
林冲打定主意正面进攻,拿下莱州,也就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就这么领着大军,气势汹汹杀到莱州城下。
王师中果如林冲所料,向附近州府求援不成,朝廷一时半会儿又没法前来搭救,于是只好在莱州境内招募新兵,协同守城,抵御梁山。
只是时间仓促,三天时间,也只是招募了两千余人。
加上原本官军,总人数来到五千,守城似乎问题不大。
但依然如前面所说,这些官兵的素质,跟梁山将士是根本没法比的。
好在是守城用,要是外出野战,那就根本不堪一击。
莱州知州杨坎昔日便与王师中要好,自然大力支持好友御敌。
再说梁山若是打下莱州,他也是担上了丢城失地的罪责,同样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他也顾不上要出兵出粮、吃亏过甚的事,只全力调动全城力量,誓死守卫来州城。
林冲率军到来,得知消息的王师中、杨坎、兵马都监杨成等同上城头,观察敌情,商讨迎敌之策。
只说这兵马都监杨成,生得威武雄壮,长得力大无穷,学得一身好武艺,平日里专爱与手下将领们切磋武艺,打熬筋骨,毫无对手。
久而久之,便生出骄傲之心,不把寻常人放在眼里。
平日里出城剿匪,屡战屡胜,全无敌手,因此只觉英雄无用武之地,恨不得遇着有本事的人,来场酣畅淋漓的厮杀,作个势均力敌的对战,方才痛快。
如今见风头正盛的梁山人马前来,顿时生起好胜之心,只要出城厮杀一场,看看梁山贼寇本领。
因此在两位知州商讨怎么据城固守之时,提出不同意见,只要出城厮杀,先打过一场再说。
王师中闻言,劝道:“杨都监不可,贼兵势大,贼将众多,个个武艺高强,人人凶残勇猛,若是不敌,折损了人马,岂不是更加被动?”
杨成见王师中胆小如鼠模样,满脸不屑道:“王知州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贼人勇猛,难道我莱州将士就孱弱不成?
知州怕不是因不敢与贼人对抗,才轻易丢了登州,如今却还要坐以待毙么?”
杨成这话,完全不给王师中面子。
王师中被呛得涨红了脸,想要破口大骂,又不占理,再说得罪了杨成,守城之事又没个着落。
于是只得忍住性子道:“杨都监要杀敌报国的心情本官能理解,只如今不是好时机,我等兵少将寡,出城交战,本就不智。
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莱州只怕坚守不得,若再失了城池,我等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杨成却道:“临战不敢战,本将万万做不到。
若是两位大人不信任本将,自可带大队兵马守城,本将只带一千人出战。
若是不胜,再撤回城中,一切听二位大人指挥!”
王师中和杨坎见说,也不好再来劝阻。
他们也想看看,这梁山贼人,究竟实力如何。
万一杨成真能胜得一场,那自己这边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说不得有转机。
想到此处,二位知州大人便点头应下,让杨成率兵出战,先试试梁山几斤几两。
毕竟登州失守,太过突然。先有孙立叛变,在城内搅风搅雨,再有贼人两面攻城,加上武将畏敌先逃,官兵毫无防备,因此败得迅速彻底。
如今准备充分,将士勇猛,未必就会如登州一般不堪。
杨成得了两位知州允许,顿时带着手下四名统制官,转身下了城墙,点起一千精锐,打开城门,过了护城河,在空地上排开阵势,与梁山大军对峙。
林冲见状,迅速调整部署,让马军上前,分列左右,步军居中,严阵以待。
杨成本来信心满满,只要带着官兵冲阵。
待看了梁山竟然有这许多马军,全军人数又是自己数倍,知道冲阵不是明智之举,于是改变策略,要来阵前斗将。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四位统制官得知将军意图,顿时要来阵前斩将,立下首功,于是纷纷上前请战。
杨成对他们表现,自然满意,于是点头应允,让四人猜拳决定由谁先出战。
四人闻言,当即扯开膀子,猜起拳来,很快决出胜负,名叫黄群的统制官获得率先出战的机会,顿时拍马舞枪,出阵叫战:“梁山草寇, 水洼毛贼,谁敢来与你黄群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