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林冲正在登州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将诸事理顺,安排了得力人手,按部就班执行各项事务,刚松了一口气,就接到闻焕章送来的军情。
原来童贯领马步军兵十万、大小战将百员,前来征讨梁山泊。
林冲迅速集合诸将,通报军情,留下三军四营兵马,驻防登州城,领余下三军诸营,分水陆两队,全速折返梁山。
陆上是谁,马步水三军都头领、梁山之主林冲亲自领兵居中,马军亲卫营指挥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左右护卫,身后跟着护旗营指挥险道神郁保四。
这郁保四身材高大,健步如飞,扛着大旗徒步追赶马军,竟然没有落后。
林冲本来让他骑马,但他嫌不方便扛举帅旗,只要徒步掣着帅旗赶路。
众人看他扛着帅旗,徒步追赶马军,丝毫不落下风,顿时心生敬佩。
这一幕,与周仓扛刀追赤兔马有得一比,让人不得不夸一声:“真壮士也!”
梁山马军原来在编一十六营,孙安、朱仝、欧鹏的第一营坐镇济州;杜壆、酆泰、卫鹤的第二营坐镇青州;王进、史进的第三营固守山寨;卞祥、邓飞、董平的第四营坐镇兖州和东平府。
韩世忠还在江南,马军第五营由副指挥没遮拦穆弘统领,随林冲前来登州作战。
史文恭、苏定的第六营坐镇登州;张清、龚旺、丁得孙的第七营坐镇齐州;秦明、黄信的第八营及花荣、计稷的第九营和呼延灼、韩滔、彭玘的第十营随军出征登州。
庞万春、庞秋霞、雷炯的第十一营坐镇潍州;王寅、高可立的第十二营随军出征登州。
关胜、宣赞、郝思文的第十三营随军出征,此刻坐镇莱州;唐斌、崔埜、文仲容的第十四营随军出征和杨志的第十五营、李应、扈三娘的第十六营随军出征。
登州新成立的孙立、孙新兄弟的第十七营,也领兵离开登州,随林冲到梁山泊参加首次战斗。
另外,被乔道清和张清拐带到齐州的邬梨、邬灵(邬梨妹妹)、琼英等人,被乔道清带回梁山泊,闻焕章已经先行任命他们为正副指挥,组建马军第十八营。
邬梨担任指挥,邬灵、琼英为副指挥,已经备齐兵马,投入训练。
不算江南笼络的厉天闰、司行方以及亲卫营等,梁山马军共是十八营。
此番随林冲折返迎战童贯的是第五营、第八营、第九营、第十营、第十二营、第十四营、第十五营、第十六营、第十七营。
加上留守山寨的第三营和新成立的第十八营,不召回坐镇各州府的几营,可以出战的马军共是十一个营,共计六千六百人。
通过段景住的马政司拼命往返购买马匹,广开门路,加上从曾头市、祝家庄及各州县里缴获的,基本上达到一人一骑,虽然半数以上都是劣马,但也好过没马可用。
马军将士们也都明白山寨目前窘境,因此积极克服,尽量训练出来可以上阵作战。
步军方面,鲁智深、薛永、罗江的第一营此前坐镇二龙山,现今与杜壆配合坐镇青州。
晁盖、刘唐、李逵的第二营留守山寨,当然李逵征求了林冲同意,随军出战登州,此刻跟随水军乘船返回山寨。
縻貹、马麟、雷横的第三营坐镇淄州;武松、陈达、杨春的第四营随军出战登州、莱州。
樊瑞、项充、李衮的第五营坐镇密州;徐宁、李忠、周通的第六营随军出征。
袁朗、马勥的第七营随军出征,此刻随关胜坐镇莱州。
滕戡、马劲、滕戣的第八营随军出征,此刻随史文恭坐镇登州。
吕师囊、张近仁的第九营,石宝、杜微的第十营,邓元觉、杨雄的第十一营,山士奇、竺敬的第十二营,索超、周谨的第十三营,栾廷玉的第十四营均出征登莱二州。
在登州新组建的谢珍、解宝的山地作战营,编为第十五营,亦是奉命参与首战。
不算步军亲卫营和还未入编的江南人马,此番能随林冲迎战童贯的,是从登州折返的第四营、第六营、第九营、第十营、第十一营、第十二营、第十三营、第十四营、第十五营。
加上留守山寨的第二营,共是十个营,合计八千人。
水军方面,加上新组建的呼延庆营,合计十三个营。
阮小二的第一营随军出征,李俊、童威、童猛的第二营以及成贵、翟源、乔正、谢福的第四营在江南配合吴用行事。
张顺的第三营、费保的第五营、阮小五的第六营、阮小七的第七营、倪云的第十营、狄成的第十一营、卜青的第十二营随军出征登州。
阮小五与新组建的呼延庆的第十三营配合史文恭坐镇登州;张横的第八营留守山寨,王定六的第九营两地转运钱粮、兵马。
此番能出战的,是第一营、第三营、第五营、第七营、第八营、第九营、第十营、第十一营、第十二营,共九个营,合计五千四百人。
他们的战场,自在水泊之中,因此是作为第二环节兵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