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瞧着你是看中明丫头了?”
“母亲,不瞒你说,我是真喜欢明丫头,你瞧那通身的气派,不愧是二婶婶亲自带在身边养大的丫头。一举一动,落落大方,完全没有大家闺秀扭扭捏捏的样子。又会管家理事,算账盘算,当真挑不出一点错来……”盛纭越说越兴奋。
“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虽说明丫头是你二婶婶养在身边的,但明丫头的生母卫氏可还在呢,这事少不得要她点头的。但这样一来,那品兰可怎么办?”
“母亲,说起明丫头的生母卫氏,虽只是个姨娘,瞧着倒十分能干。不卑不亢,做事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听说二婶婶在汴京的铺子、田产、庄子,如今都是她在管着的。”盛纭悄悄说起宋婉凝的事。
“哦?竟还有这事?那依你二嫂嫂的脾气,怎么会容许呢?”
“这事我正想和母亲说呢,堂哥从前不是还娶了一房小妾吗?就那个林氏,颇得堂哥喜欢,仗着堂哥喜欢总给二嫂嫂气受,偏偏二嫂嫂没办法,后来才又纳了卫氏进门,谁知时间不久,那林氏便失了宠……”
“可见那卫氏是个能干的,不然,如何能得你二婶婶喜欢,将铺子田产都交给她照看?如今七哥儿中了举人,往后必是前途无量,我瞧着,你也别费那个心了!”老太太心下已了然。
“母亲,我自然知道,我喜欢明兰是真,但也要二婶婶喜欢泰生,还要看明兰和她阿娘的意思,我就是心里这么想就这么说了!”盛纭倒是坦然,将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全说了。
“我瞧着二婶婶的朋友,那贺家老太太,似乎对明兰也有意思?”
“贺家哥儿一表人才,他祖母又和你二婶婶是多年的手帕交了。”
“看来我们泰生是没那个福气了,不过没关系,这不是还有品兰吗?”盛纭也不遮掩。
“你倒是看的开,现在又不气了?”
“缘分这事,怎么说的准?再说品兰和泰生从小一块长大的,也算是青梅竹马,又有什么不好的?”
“那这事,就看你嫂子乐不乐意了?也罢,你是个有主意的,我也用不着操心你。”
老太太知道,自己这个女儿性子泼辣,主意又正,没什么可为她筹谋的。
闲不住的品兰又去找明兰玩了。
“明兰妹妹,你不知道,长梧哥哥的新妇,我的新嫂子,大婚第二日给父亲母亲敬茶时,我在旁边仔细看了,谦和有礼,温柔婉转,娇羞可人,就是太矜持了,动不动害羞脸红。”
“还有我那在一旁傻笑的二哥,就没见他笑的那么高兴过……”
“品兰姐姐,那允儿姐姐本来性子就内敛文静,你没事就不要打趣她了。”
“我哪能啊,长梧哥哥护着嫂子跟护什么似的,我便是想也没机会啊!”
“我这二嫂带来的嫁妆虽然不多,但她懂事又勤勉,待人客气有礼,父亲母亲给了她厚礼,还夸她有福气呢。”
“那长梧哥哥往后可有福了呢,遇到这么一个贤惠的妻子……”
大婚后过了七日,盛家上下一起去祠堂拜祖先。
家里男丁上完供后,便都退了出来,女眷再进去敬拜,明兰跟着品兰在后头,李氏在前头给允儿介绍盛家的牌位,以及宗族长辈,入籍之后,允儿就是盛家人了。
因为盛家发迹的晚,所以可考的祖先并不多,明兰昏头昏脑的跟着拜了好几回,一会儿上香一会儿磕头,她不懂,也不敢多问。
适才允儿被写入家谱后,大老太太和自己的祖母又与几位族老女眷说了几句,然后族长盛维又添了几笔,之后盛维便叫来了长榆,让她和长榆一起对着祖先叩拜。
明兰一时懵懂,又不好问,只好乖乖拜了。
在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上,明兰就忍不住问盛老太太:“祖母,刚才我和长榆为什么要单独拜呢?品兰姐姐也没有啊?”
明兰等着老太太回答,谁知老太太轻飘飘的丢了一句:“刚刚是将你和长榆记入了你母亲名下,以后你们就与如兰一样了。”
明兰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过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问道:“这……祖母……这个事,大娘子她知道吗?阿娘也知道?”
老太太看了明兰一眼,依旧神色不动的道:“我知会过她了,你阿娘也知道的。”
明兰顿时一脑袋浆糊,整个人更懵了,呆呆坐在马车里。
“祖母,这事我……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啊……”
老太太行事一向干净利落,事先没有透出半点风声来,事后依旧轻描淡写。
明兰满肚子的话却不知从何问起,最后只好抱着老太太的胳膊来回的摇晃,把脑袋埋在祖母身上,小声说道:“孙女谢谢祖母,祖母又为我和长榆费心了。”
盛老太太半闭着眼睛,只吐出一句:“让你知道做什么?这事你母亲已经同意了,你阿娘也没有意见,长榆如今中了举,总得为他多考虑,你母亲如何会有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