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挺威力十足的机枪以及一门37毫米防空炮,另外还有十几挺轻重机枪,20毫米厄利孔机炮,上百枚107火箭炮弹严阵以待,鬼子冲上来只是在白白送死而已。这些武器组成的火力网,能够在瞬间将冲上来的鬼子撕成碎片。
班长徐卫扛着一枚107火箭炮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合格火箭炮兵,徐卫已经记不清自己使用这款火箭炮弹杀了多少鬼子,摧毁了多少鬼子战车、坦克。在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中,107火箭炮弹成了他手中最有力的杀敌武器,每一次发射都带着复仇的怒火,让鬼子胆寒。
“快,给我把火箭弹瞄准鬼子方向,随着手下士兵放下火箭弹稍微固定好后,开始激发火箭弹尾部”。徐卫大声指挥着,声音坚定有力,在战场上格外清晰,如同洪钟般的声音穿透了硝烟和炮火的轰鸣,鼓舞着身边每一位战友的士气。
没多久,十二枚火箭弹如同十二个愤怒的窜天猴,带着死亡的呼啸,一头射向鬼子士兵。
“八嘎!!”。
几名鬼子瞬间被炸得粉身碎骨,可更恐怖的还在后头,不知道是哪个倒霉的鬼子拿到了白磷弹,刹那间,几名鬼子被烧得不成人样,凄厉的惨叫声划破长空。
痛苦的鬼子在地上疯狂地翻滚,嘴里发出绝望的咆哮,那场面惨不忍睹。
其他鬼子吓得脸色惨白,赶紧四散跑开,这种燃烧弹一旦沾上,根本扑不灭,已经有太多鬼子用生命验证了这一点,惨痛的教训让他们深知其恐怖之处。
白磷弹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和强烈的腐蚀性,能够将人的皮肤和肌肉瞬间烧焦,即便是在地上打滚、用水浇,都无法阻止它的燃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火焰吞噬。
面对连肉都会燃烧的炮弹,水都浇不灭的白色火焰,鬼子早已经吓得魂飞魄散,谁也不想沾上一点。
鬼子还给它取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叫做白色死神,一旦沾上必死无疑。若是四肢沾上,运气好的话,心狠一点直接砍断还能保住性命;若是胸口沾上,或者其他致命部位,那可就不好意思了,死定了。
这种恐惧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鬼子士兵的心中,让他们在战场上畏缩不前。
随着鬼子这次反冲锋彻底崩溃,留下几百具鬼子尸体,他们又开始往后拼命地逃窜,狼狈不堪。
徐卫带着这个班打完火箭炮,赶紧回到后面三轮车上,很快三轮车上来两个兄弟,其他兄弟没办法只能在原地等待。
“你们在这等我们,我回去拉火箭弹”。徐卫安排好后,便发动三轮车,风驰电掣般地往回赶。
徐卫这个班长也是学会开三轮车的士兵,凭借这一技能,他现在成为一名班长了,在战场上,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也多一份杀敌的底气。
这辆三轮车成为了他们在战场上快速转移和补给的重要工具,为他们的战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徐卫开着三轮车跑了几公里,才找到补给站。这也只是个临时补给站,条件十分简陋,四周是用简易木板搭建的围墙,里面摆放着一些杂乱的物资。
只有一些子弹物资,找遍了整个补给站,火箭炮弹根本不见踪影。
徐卫满心失望,眉头紧锁,他深知没有火箭弹,他们在战场上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但他没有气馁,只能带着兄弟们继续往回走。又走了几公里,终于看到了希望,这里的物资堆积如山,想来肯定是有火箭弹的。
很快徐卫就找到军需官。“兄弟,火箭弹在哪?”。
徐卫焦急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渴望和急切。军需官疲惫地抬起手,指向另外一堆物资,说道“去扛吧,能扛多少扛多少,他奶奶的你们冲的太快了,咱们补给线都有些跟不上了”。
“好,兄弟辛苦了”。
徐卫感激地说道,他深知军需官的不易,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保障物资供应同样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军需官们日夜忙碌,不仅要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还要时刻面对物资短缺和运输困难的问题,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着有力的支持。
徐卫开着三轮车带着两名兄弟来到堆积火箭弹的地方。
三人抱着一箱又一箱弹药放在三轮车上,很快徐卫就说道“行了,不能放了,再放等下开不动了,你们可是要下来帮忙推的”。“
两人相视一笑放下手里的弹药箱”。他们配合默契,动作迅速,一心想着尽快补充弹药,重返战场。
每一次搬运弹药,他们都仿佛在为胜利增添一份希望,每一箱弹药都承载着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胜利的渴望。
待两人爬上三轮车,徐卫这才发动三轮车。“兄弟,带带咱们呗”。
一群步兵兄弟围了过来,满脸期待地说道。
“这,好吧”。
徐卫看向步兵兄弟辛苦走路,心中不忍,只好答应下。很快,三轮车挤满了人,大家紧紧地挤在一起,在这艰难的行军路上相互扶持。虽然空间狭小,十分拥挤,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共同朝着前线前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