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推演,也是无法找到幕后主使之人,不过云轩却心里有数了,能避开圣人推演的也就只有圣人了,反正佛陀金身换了其他圣人可能还不知道是谁下的手,在云轩眼中就如那天上的金乌一般,明晃晃的就挂在那呢。
不过也没实据,只能在心里记下一笔,云轩带着女娃回到了圣山之下,敖妍自回去金鳌岛,回到人皇大殿的女娃自然对神农说了此事,神农也是上圣山拜谢圣父,云轩也只是叮嘱小心看护即可。
女娃一事告一段落,既然计划失败,那人就不会再她身上在出手了,云轩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逐鹿战场。
两边各自整军,蚩尤不知是从哪里找来两个帮手,一个鼓风一个弄水,轩辕有玄都相助,指使黄龙带着玄元控水旗抵制雨伯,不过那风却是无计可施,轩辕再次败北。
经过轩辕研究,为了能在大风大雾中前行,造出了指南车,又有贤良上报,海中有夔牛,其声如雷鸣,若是以此牛牛皮为鼓,必可鼓舞士气,震慑敌胆。
轩辕即命玄前往取之,玄入得东海,得八十余头,造有大鼓八十面,当即摆下大阵,与蚩尤约战,令军以兽骨击,一时鼓声大作,整个战场地动山摇,天旋地转,蚩尤士卒神魂颠倒,败如山倒。
轩辕大喜,率兵击之,谁知有大风吹来,狂雾涌动,指南车正当其用,轩辕率军一直追到逐鹿,以鼓围蚩尤,九击为之,尤不能走,当即被生擒。
自此轩辕联盟大胜,九黎一族败退,轩辕欲斩蚩尤鼓舞士气,不了那蚩尤铜头铁颈,寻常武器伤不得他,自空中有白鹤飞来,嘴中有一剑,正是老子取首山之铜炼制。
此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手执此剑,一剑便斩下了蚩尤的头颅,为了防止蚩尤复活,轩辕命人将蚩尤头葬于逐鹿,其身却是送去大河之畔安葬。
如此大战,轩辕尽收人心,各部族拥戴,称为轩辕黄帝,神农也知人族大战已了,颁下诏书,称轩辕为人族共主,愿禅位让贤。
轩辕早得玄都叮嘱,自是欣而允之,带着各族族长士兵就往圣山而去,一路上各族士兵归部族,到了圣山之时,轩辕也只有身后各族族长跟随。
圣山早就准备好了禅位大典,就等这轩辕到来,神农上的高台,对天祷告,表圣父圣母,已选出人族共主,自当禅位让贤。
女娲出现在空中,自有亿万人族朝拜,女娲历数神农在位时的功绩,当为人族地皇,自有天地人三道功德相助,神农修为直到入了圣人阶段才停了下来,不错,神农是人道圣人,不是混元大罗,实在是自身对道的感悟太少了。
伏羲可是不同,前世本就到了混元金仙境界,自身大道感悟也有,不过就是找不到自身的道要走那一条,转世后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最终之道做准备,一朝悟得大道,自是一步登天。
人道圣人也不错了,元神寄托于人道之内,人道不崩,圣人不死,同那天道圣人有的一比,不过广成子也帮弟子争取了一番,算是了了师徒之间的因果,广成子得地皇之师功德,入了混元金仙的门槛,算是阐教第二个进入混元金仙的。
广成子帮神农争取的是,若是日后得了大道感悟,自可成就混元大罗金仙,广成子可没这本事去跟人道谈判,还是去找的师尊,元始又去找女娲,算是开了一个后门给神农,神农也拿到了老子的丹经上册,主攻药之大道。
此事过后,伏羲人族之身出火云洞,接神农入火云宫,最终只有神农听訞女娃三人入了火云宫,其余子嗣已经长大,各有家庭部落,自然不需入火云宫,神农入了火云宫,广成子也算是功德圆满,得云轩嘱托自回了昆仑山。
其余阐教弟子也收到了中意的徒弟,在外面找到了自己的洞府,回山禀告之后,各自回自己洞府潜修教导弟子,人族也开始了轩辕黄帝为共主的时代。
玄都已经回到了首阳山,轩辕登上共主之位,以后也就没什么太多的事了,还是秉承着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民自行发展就是。
玄阳早就回了八景宫,本来老子要他去当坐骑,玄阳还是不乐意的,去给一个人族当坐骑,那不是着亿万年白修炼了,却不知那蚩尤就算是最终人皇之争失败,但所享的人族气运却是仅次于轩辕,不过就是在失败后就享受不到了。
这一次分身回归,做为蚩尤坐骑自身携带的气运,让玄阳入了混元金仙初期,更是明悟前身因果,也知道老子为什么要收自己为徒,老子见玄阳找回前生记忆,自是与他道友相称。
自此后人族也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轩辕黄帝有臣子创文字,天地失色,鬼哭神嚎,黄帝推广之,明礼仪,订婚配,着衣裳,划九州,设官司职,划野分疆,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修德立义,设立九德之臣,教导百姓言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