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岛上的众人还在因为李逍失踪于海上而鸡飞狗跳的时候,几乎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大理皇宫之中同样是在鸡飞狗跳,就在刚刚不久天龙寺中传来了消息,大理的世子内定的大理皇位的继承人段誉刚刚被鸠摩智劫持了,目前已经出了大理城。
得知这个消息的大理皇后高亦姝当即晕厥了过去,皇宫之中顿时一阵惊慌失措,众仕女宦官赶忙通知了还在天龙寺的皇帝段正明,同时请来了大理的皇太弟同时也是段誉的父亲镇南王段正淳以及镇南王的正妃刀白凤,以及高皇后的哥哥,大理执掌国政的清平官高升泰。
三人得到消息自然是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皇宫之中,此时皇后已然转醒,正在不停的对着众人念叨着:“我的誉儿啊,你们还不赶紧去找,所有人都去找,一定要从那个妖僧手中救下我的誉儿~”
高皇后俨然已经慌不择言,但是皇帝却还在天龙寺还没回来,皇宫中众人已然是更加乱了,下人们眼见段正淳三人到来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鄯阐侯,您总算是来,皇后她~”这时高皇后的贴身宫女快步走到了高升泰面前,话没说完就被高升泰制止了。
“无须多言,本官自有决断,你们只管听我吩咐就是。”
“哦,我离朝多年,还不知道如今的清平官连宫内的事情也要管了吗?也不知清平官大人打算如何处理?有没有什么小王能帮上忙的?”一边段正淳听完这话立马就开口阴阳起了高升泰。
“镇南王一门心思在宋地欠风流债自然是不记得本官除了是我大理的清平官,还是皇后的兄长,如今陛下不在,镇南王又长期离朝,对于朝中宫中的事务多有生疏,我只能免为其难了。”高升泰也是不客气的嘲讽起了段正淳的风流事。
“好一个勉为其难,臣子也敢插手君主的家事,我这个皇太弟人还在这里呢!清平官怕是过于逾矩了吧。”
“我这不是担心镇南王风流债难还,又搞出些通奸乱伦的丑事惹人笑话。”
“你~”段正淳当即被气得够呛,抬手直指高升泰,高升泰则是一脸的无所谓,刀白凤也是不理这俩人,好像段正淳不是她的丈夫,这高升泰暗讽的又不是她儿子的事情。皇宫中原本伺候着众人的宫女太监们很自觉的隐身了,一下子段正淳生出了一股无力感。
要说这大理国自从杨义贞之乱之后国政实际上已经是掌握在高氏手中,高氏执掌国政以来不仅处处打压段氏,废立皇帝搞的大理人心浮动,段正明明为皇帝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提线木偶罢了。
其实按照中原王朝的历史教训,高氏做到了这一步,基本就离谋朝篡位不远了。好在镇南王段正淳十几年来一直是在大宋境内游走,靠着熟知宋庭的心态充分利用了大理和大宋的宗藩关系,借着大宋的宗主国认同问题暂时压制住了高氏谋国的企图。
与此同时,段正淳不断在江湖之中招揽人才,靠着自己皇帝哥哥的分权,把这些人疯狂的安插到大理的朝堂之中和高升泰分权,高升泰对其十分的厌恶。
段正淳和高升泰这样的政敌关系自然是导致每次只要两人一见面准会吵起来,好在这些年段正淳基本不回大理,算是让大理的朝堂还算是安稳。
其实明面上的争吵还算是小的,暗地之中,高氏由于宋朝的存在不得成为大理的皇室,于是一直想要退而求次,谋求成为大理的后族,也就是大辽萧氏那样世代和段氏联姻共享权利和富贵的家族。
为此高氏换掉了当时看还算听话的段寿辉将高家的女婿段正明扶上了皇位,但是段正明虽然和高皇后很是恩爱,甚至到了为了高皇后可以不立后宫的地步,但是同时过于痴迷于佛学,导致二人一直无后。
眼看着大理的皇位终将落入与高氏关系相当紧张的段正淳手中,段正淳自己家的后院起了火。刀白凤和段正淳闹掰了,一气之下去了道观出家,丢下了当时年仅五岁的段誉一个人在家,至于原因则是因为段正淳的风流债。
这段正淳少年时就是一个风流浪子,整个大理人尽皆知。段正淳年少荒唐到了什么地步呢?年仅十五岁时,段正淳就和当时大理的权臣杨义贞的小妾有一腿,被发现时小妾已然有了孩子,气的杨义贞在暴怒之下活活打死了那个小妾,一尸两命,原本这种家丑最多也就会成为坊间流言罢了。
年少的段正淳确在得知此事后热血上涌,带着人当街挑衅杨义贞,不仅打上了杨义贞,还到处宣扬杨义贞的恶行,自然也就顺带着将自己的风流事曝光了,最后还是当时的皇帝段廉义亲自出面了结了此事,当时搞的整个大理几乎是无人不知。
这刀白凤是摆夷族的公主,偏偏就喜欢上了这样一个风流浪子,甚至在还没有婚嫁之时就和这个风流浪子搞出了风流韵事,父兄不得已只得将她嫁给了段正淳。婚礼的当天刀白凤可是就被段正淳的情人抱着孩子当街拦的花轿,让当时送亲的刀白凤父兄们险些当场暴走,还是刀白凤亲自安慰这才平息了事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