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目前我们的红衣大炮一战成名,只要我们下次动用红衣大炮,还是有一定的威力的。”
多尔衮点了点头,非常赞成阿济格的观点。
在多尔衮看来,这一切都会随着再一次杀到锦州城下,全都得到彻底的改变。
这个难度,根本就不会太大。
他们还是非常清楚目前的处境。
这二十万人,可不是游山玩水的,只要把他们调动起来,那效果也绝对是翻倍的。
皇太极看着众人,感慨不已。
他没有想到,这一仗竟然打到了如今的这个境地。
继续发展下去,对于他来说,十分不利。
尽管他不情愿,可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此话一出,这些人顿时就兴奋了起来。
“对啊,大汗,20万人呢,击败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众人说着,兴高采烈地看着皇太极。
皇太极看了一眼众人,此时心中激起无数的浪花,本来皇太极就野心勃勃,如今逮住机会,当然是要好好把握了。
至少有了这些人的鼎力支持,他的路一定会好走许多。
这根本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一切都在意料之内。
“诸位,本汗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且这个胜利对于我们来说,易如反掌,根本不是问题。”
皇太极说着,把手中的鸟铳高高举起。
这也是皇太极最近才得到的鸟铳,宝贵无比。
这一刻皇太极极其兴奋,一想到很快就要杀回去,对于皇太极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且皇太极的野心很大,一直以来都想占领大明的国土。
他的梦想就是把他的国土持续的扩大,把大明的国土纳为他后金的领土。
这是皇太极的终极目的,这么多年以来,从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在做着这样的梦想。
他们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理想。
只有完全占领大明帝国的领土,才是皇太极最终目的。
当然能不能达到要求,也不是皇太极说了算,还是得交给时间。
他希望时间能证明一切。
至少在皇太极看来,他的后金是生机勃勃,而大明帝国这是死气沉沉。
其实如果仅仅是这样,后金想占领大明,完全没有可能。
支撑起皇太极野心的当然不是这个。
而是他看准了大明内部千疮百孔,此时早已破烂不堪。
不管是海盗还是倭寇,在大明都是肆意横行。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流寇特别多,皇太极坚信最终大名一定会被这些流寇颠覆。
这也是皇太极此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只要这些流寇能颠覆大明帝国,那么皇太极就能够趁火打劫。
他要做鹬蚌相争,后面的那个渔翁。
最终得到利益必须是他皇太极。
为了这一天,皇太极谋划了很久。
从他接任后金的大汗以来,一直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
只要没有占领大明,皇太极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皇太极孜孜不倦努力的最大动力。
他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更重要的是他坚信这些理想和抱负一定会最终实现。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皇太极每逢大战,必然亲自指挥战斗。
尤其是这一次,他领着20万大军,就是想过来直接把锦州给灭掉。
拿下了锦州之后,作为一个极其有力的跳板,皇太极还会继续南下。
到了最后时刻,所有的有利一面都会倾斜在皇太极这边。
至于大明帝国,皇太极坚信他们支撑不了多久。
不管是大明帝国谁上位,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大明帝国尽管很大,但实际上是一个空壳,此时大明帝国根本没有多强的实力。
面临着小冰河时期,很多粮食颗粒无收。
干旱已经成为常态。
而且大明帝国的官员贪污腐败非常严重,很多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家伙,他们都想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就没有国家社稷,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个人利益。
他们的观念本来就与当前的格局格格不入。
他们认为自我的利益是大于一切的,当然也是大于国家利益的。
所以大明帝国充满了尔虞我诈,整个大明朝堂全都乱成了一锅粥。
而这些正是皇太极希望达到的效果。
此时此刻,大明帝国这个情况对于皇太极来说确实有极大的利好。
只要他抓住了这次机会,要不了多久,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尤其是上一次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最终的结果也是非常满意,祝大寿领着大兵直接投降。
尽管最终祝大寿以及岳托都被崇祯诛杀,但这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结局。
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没有对祝大寿抱太大的希望和信心。
他想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八旗子弟兵,至于大明的投降官员,对于皇太极来说,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