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是在战时等紧急情况下,道路被官府和国家强行“征用”的话,别说是货物的运输了就算信件等信息的传递,大部分情况下也就只能通过走海路,还有训练信鸽用飞鸽传书的方式送达了。
古时候的人们,想要表达自己所想说的信息,就已经很不容易,需要根据对应的格式写好信件的内容。
当然啦…这还不算完,至于信件内容从寄信人到收信人的手中,至少要再经历一段时间。
毕竟,古时候的陆上交通与水上交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自然而然,这相关的信件,除了飞鸽传书这一种方式外,从寄信人到收信人那里,必然得是让人快马加鞭,途经各大驿站,最后才能相对安全的这到收信人的手里。
当然,在这之中,还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天气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因为重大战事而导致的“延迟”与“延误”。
至于“八百里加急”这件事,在古代可是王公贵族的“专享”,普通人可享受不了这个待遇。
所以说,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系列诗句中,我们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普通人与那上层权势阶级对比之下最大的“差别”。
还有身为普通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之时,自己不仅不能见亲朋好友一面,甚至连书信也无法送达的悲哀。
由此一来,对于古代信息传输能力的理解,也就“可见一斑”了。
与此同时,在同时间的西方世界里,刚开始由于地理位置的相对崎岖与破碎,再加上每个地区政策的不同,使得各城邦间陆路交通不太顺畅。
所以说,在古希腊城邦时代,大多数的对外与对内信息传递与交流,要不就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大会这样的“体育盛会”,将各城邦的代表人物聚集在一起同台竞技,并且在此之中互相交流。
要不然,就是在大小战争与冲突爆发来临时,各城邦代带派专人信使传递信息。或者就是通过远洋航运来进行一系列的对内与对外交流。
这一现状,直到古罗马时代,才得以有所改善。
在这一时期,虽然在城内城外有一部分的道路被修建。
但是…对内对外交流占比最大的,还是通过海上航道,就比如说除了陆上丝绸之外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实也是他们借此机会对外互相交流彼此之间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这之后,当西方世界进入了相对漫长的中世纪社会与封建时代,由于那个时候教会、国王,还有各大领地内的庄园主和领主的权力非常大。
所以说,一般的自耕农、佃农、民奴,还有平民,在平日里是不允许随意交头接耳的,只允许小声交流,或者是辛勤的参与劳动和工作。
至于写信什么的,那就更不用想了,在那个时候的纸张价格比较昂贵,一般人是负担不起的。
获取能够互相交流信息的最主要的时刻,就是在每日吃饭的时候,还有就是礼拜日在教堂祈祷后回去的时候。
至于远洋航海的“冒险家”们,为了给自己的家人与亲朋好友们报平安,除了写一写平常的日记日志外,他们也会定期的给家里人送信。
只不过…介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科技水平,这些信件能在什么时候送到,都是一个让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一现状,直到近代时期,才得以逐渐打破。
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自治运动的进行,以及后来的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科技大发展、启蒙运动等一系列世界物种交流大交换和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
此时的教会教廷的统治,早已经不起漫长时间的考验,逐渐朝“日薄西山”发展了。
与此同时,伴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由于纸张的价格变得相对低廉,而且相应印刷技术也逐渐由起步向成熟阶段发展。
还有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铁路、公路,还有各大海上交通航线的发展。
此时的人们,基本都有能力写信,并且去邮寄信件了。
而在这之中,还产生了寄存和取信的邮箱与邮筒,以及催生了新兴的职业-邮递员。
再到了后来,直到现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像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们交流聊天下的成本。
但应,与之相应的新型诈骗与犯罪,也随之而来,成为让人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的引起人们关注。
也许…在享受科技发展所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我也应该反思当下,权衡利弊其优缺点。
像信件邮寄等传统的信息传输与交流的方式,真的会被人们逐渐淡忘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