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妞嘴上和声细语,
但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婆婆、大嫂、二嫂,我知道你们心中之想,
可我们都是一个村的,
大家富了,咱们家才能更好啊,
这种子,是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寻来的良种,
我敢保证,只要按我说的做,肯定能有好收成。
再说,大伙平时,也没少帮衬咱们家,
我可不能,忘恩负义啊。”
婆婆、大嫂、二嫂听了这话,
脸色都有些不自然,可还是嘟囔着:
“那也不能白给,咱费这劲儿图啥?”
王翠妞微微一笑,心想,
你们不就是想占点小便宜吗,
“婆婆,您们放心,我们虽然分了家,
但在您们的房前屋后,我会亲自帮您们栽种。”
“你说话算数,”刘兰英说道。
“当然算数,我什么时候骗过您。
等果子熟了,大伙一起卖钱,
村里富了,读书看病、修桥铺路、
祭祀祖宗啥的,不都有银子了?咱也跟着沾光啊。”
大嫂姜氏撇撇嘴,满脸的不屑:
“说得轻巧,到时候要是不成,看你咋收场。”
王翠妞也不恼,她转过身,
面向村民们,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担当,大声说:
“各位叔伯婶子,大伙放心种,
要是真有什么问题,我王翠妞负责到底。
种子、技术,我都标记好了,
以后果子熟了,我还帮大伙找销路,咋样?”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有人喊道:
“翠妞啊,我们信你,就跟着你干了。”
婆婆和两位嫂子,见村民们都向着王翠妞,
自知讨不了好,只能气哼哼地走了。
王翠妞看着她们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心酸。
石柱福走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
给予她温暖与力量,安慰道:
“娘子,别往心里去,
她们迟早会明白,你的苦心。”
接下来的日子,王翠妞,
仿佛上了发条的陀螺,每天都在村里奔波不停。
她从自家院子出发,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
挨家挨户,指导村民们栽种果树。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
她就已经在手把手,教村民们松土、施肥,
耐心地讲解:“这种子啊,不能埋得太深,
但也不能太浅,太深了种子发芽慢,
太浅了扎根不牢,像这样,刚刚好。”
说着,她还亲自示范,
锄头在她手中上下挥舞,动作娴熟而有力。
播种的时候,她更是一丝不苟,
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放入坑中,
轻轻覆盖上土,还不忘叮嘱:
“种子放下去后,土也得盖严实,
可别让鸟儿偷吃了,鸟儿和老鼠,可是最爱吃这些的。”
村民们围在她的身边,
眼睛一眨不眨,认真地看着,
在讲解浇水、施肥的时候,
王翠妞同样不松懈,她告诉村民们:
“浇水得适量,不能积水,不然根会烂掉;
施肥呢,要薄肥勤施,
这样,果树才能茁壮成长。”
在这过程中,王翠妞忙得像被抽打的陀螺,
连自家的啥活儿,都顾不上,
家里的衣服堆在一旁,没时间洗;
厨房的灶台,也冷冷清清,落满了灰尘;
好在石柱福体贴入微,
每日除忙着田里、地里的活外,
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
洗衣、做饭、打扫庭院,照扶儿子们,
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孩子们也乖巧懂事,
知道母亲在为村里忙碌,
从不吵闹,还时常帮着爹爹,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王翠妞省心不少。
不知不觉,果树种子在王翠妞的辛勤付出,
村民们的悉心照料之下,
陆续发芽,嫩绿的小苗从土里钻出来,
像是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小精灵,
怯生生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村里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仿佛被大自然披上了,一层翠绿的新衣。
村民们看着这些小苗,满心欢喜,
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对王翠妞,更是信服有加,
王翠妞在村子里,无论走哪儿,
村民们都会热情的与她打招呼,
对王翠妞更是信服有加,
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大家对她的夸赞。
随着果树苗纷纷破土而出,
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村里弥漫着一股,新生的喜悦。
然而,没过几日,问题接踵而至,
这天清晨,王翠妞像往常一样,
前往村里,查看果树苗的生长情况。
刚到村口,就见张婶子火急火燎地朝她跑来,
神色慌张:“翠妞啊,不好了,
我家那果树苗,不知咋的,
叶子开始发黄打蔫儿,这可咋办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