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妞一家,也成了村里的楷模,
大家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趁着村民们建房的风潮,
王翠妞和石柱福一合计,也在原来房子的前面,
加盖了三间卧室,一间正厅,
狗蛋不解的问:“娘,我们家,
已经有这么好的房子了,为啥又加盖新房啊?”
“傻儿子,随着你们逐渐长大,睡觉也要分房了,
从今晚起,梅花带妹妹菊花睡这一间,
狗蛋,你自己一个人,睡姐姐隔壁那一间,好吗?
你现在,可是一个小小男子汉了哟。”
石柱福双眸深情的看着王翠妞,
内心里那份心思,不用说,王翠妞也明白。
夜晚,儿子们都熟睡了,石柱福实在按耐不住了:
“娘子,今夜,我们终于不用像做贼一样了。”
说着,就把王翠扭打横抱起,放在床上,
夜深人尽,在这独门后院内,
俩人从未有过的放纵,翻云覆雨,挥汗如雨,
百般缠绵后,“相公,今夜你满足了吧,”
“娘子,我还有很多劲没使出来,”
接着,一翻身,又压了下去,
一手托住她的后脖,一手在她身上游离,
好一阵交战后,俩人才相拥而眠。
翌日,王翠妞站在自家院前,
望着远方,心中又有了新的盘算,
她深知,仅靠售卖鲜果,难以抵御市场的波动,
必须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才能让村子的繁荣,经久不衰。
说干就干,王翠妞先是找了村长和老族长,
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后,
又召集了村里手巧、且又能干的妇女,
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姐妹们,咱们这果子,丰收了是好事,
可要是能把它们做成,各种不同的好东西:
不但好吃、还好收、而且能挣更多的钱,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用当心,
万一果子没人要,被烂在了地里,
这个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伙一听,来了兴趣:
“翠妞妹子,有这般好事?
你快说说,做成什么啊?”
“我寻思着,咱们一起办个小工坊,
把新鲜的水果,做成水果干、
果酱、果酒、还有水果罐桶,咋样?”
众人一听,眼睛亮了起来,纷纷点头应和。
于是,在村子的一角,
一间简易,却干净整洁的水果加工工坊,
热热闹闹地筹备起来。
王翠妞带头,大伙一起凑钱,
购置了一些基本的器具:
熬制果酱的大锅、晾晒果脯的竹匾、
酿造果酒的木桶,盛果酒、果酱的小陶罐等。
刚开始,她们尝试制作果酱,
将那些熟透了、稍有磕碰,卖相不佳的果子,
洗净、去核,去皮,切碎、放进大锅里,
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慢熬煮。
王翠妞手持木铲,不停地搅拌着,
边搅拌边给身旁的姐妹们讲解:
“这熬果酱可得有耐心,火不能大,得一直搅着,
不然容易糊锅,熬出来的果酱,就不好吃咯。”
工坊里热气腾腾,果香与甜蜜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第一批果酱制成后,
王翠妞拿给村民们品尝,大家赞不绝口。
随后,她们又开始制作果脯,
把水果切成薄片或小块,用盐水浸泡去涩,
再放入,加了蜜饯和香料的糖水中,煮透,
最后捞出来晾晒,果脯色泽诱人,口感软糯香甜,
一经推出,就在村里大受欢迎。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水果的不断加工,
水果的供应,开始有些吃紧。
王翠妞意识到,不能光依赖自家果园,
得想办法拓宽原料渠道。
正巧,此时仁心堂的林老板,前来拜访,
林老板一进门,就笑着拱手道:
“翠妞啊,听闻你带着村民,
把水果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我这心里也高兴,咱们仁心堂,
一直和你有生意往来,你这水果,
要是加工成果干、果酱之类的养生食品,
配上咱们的药材,相得益彰,
说不定,能打开更大的市场。”
王翠妞眼睛一亮,连忙请林老板坐下,
说道:“林老板,您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我正愁原料不够呢,您有什么好主意?”
林老板捻着胡须,缓缓说道:
“我认识一些,周边村子的果农,
他们的果子品质也不错,产量还大,
我可以牵线搭桥,让他们给你供货,
价格也好商量。”王翠妞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林老板,您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这事儿要是成了,咱们两边都受益。”
在林老板的帮助下,原料问题迎刃而解。
水果加工工坊的生意,愈发红火,
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果酱、果脯,水果干、还推出了果酒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