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整周,仁济堂的雕花木门被潮气浸得发亮。市立医院护士陈雨薇抱着胳膊缩在候诊椅上,睫毛上还沾着雨珠,手里攥着三张血常规单,指尖反复摩挲着“CRP正常”的字样。她鼻尖通红,每隔几分钟就抽一张纸巾按向额头——那里沁着细密的冷汗,体温37.8℃却裹紧了薄羽绒外套。
“陈雨薇女士,请进。”苏怀瑾的声音从诊室传来,抬头便看见对方踉跄着进门,白大褂下的身形比三个月前瘦了一圈。“苏医生,我真的撑不住了。”陈雨薇坐下就掀开袖口,腕间TS集团的健康手环闪烁着红光,“手环每天报警‘免疫力低下’,可我吃了两个月抗感灵,感冒反而越来越重,夜班时差点晕倒在病房。”
苏怀瑾搭脉时眉头微蹙,脉浮缓而弱,寸关尤甚,如同春日溪流遇阻。舌质淡红,苔薄白,典型的卫气不固、营阴不守之象。“最近有没有怕冷怕风?出汗后反而觉得冷?”她掀开对方衣领,锁骨下方皮肤潮湿,“咽干却不想喝水,对吗?”陈雨薇拼命点头,眼眶发红:“就像被风吹透了骨头,喝热水都暖不过来。”
翻开抗感灵颗粒的说明书,“桂枝、白芍、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表让苏怀瑾指尖一顿。“问题就在这儿。”她调出《伤寒论》原文,“桂枝汤治‘阳浮而阴弱’,桂枝白芍等量调和营卫,得微汗而解。可这药里的西药退热成分,把该出的汗硬压回去了,好比关紧门窗烧火,里面只会更闷。”
陈雨薇掏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十几张抗感灵的空包装袋:“药店说这是中西医结合特效药,我每天三次,每次两包……”苏怀瑾打断她:“停了吧!你现在淋巴细胞亚群显示CD4+细胞减少,正是长期用西药强行退热,把卫气伤透了。”她提笔写下桂枝汤原方:“桂枝9g、白芍9g、生姜3片、大枣12g,回家用陶罐煎,开锅后文火煮20分钟,趁热喝,再喝半碗稀粥,盖薄被出点小汗,记住别大汗淋漓。”
送走患者,苏怀瑾立刻联系药检所:“抗感灵颗粒,重点查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窗外的雨突然变大,敲击着诊室的竹帘,她想起上个月儿科收治的高热患儿,家长也是用抗感灵后体温骤降,却留下长期自汗的毛病——这些病例像散落的拼图,渐渐拼出TS集团“中西医结合”的真相:用廉价西药冒充中药疗效,却把副作用推给中医。
傍晚,陈雨薇的血药浓度报告出来了:对乙酰氨基酚超标1.5倍,而桂枝、白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药典标准的30%。“他们根本不是在做中药,是披着桂枝汤的西药片!”苏怀瑾拍着桌子站起来,发现所有抗感灵的检测报告都标注“符合规定”,唯独陈雨薇的这份显示异常——有人在篡改数据。
深夜,仁济堂的灯笼在风雨中摇晃,苏怀瑾正在整理桂枝饮片,实习生小林抱着电脑冲进来:“苏医生,医院系统被黑客攻击了!所有TS集团的药品不良反应记录都在消失!”她心头一紧,想起陈雨薇的健康手环曾推送“精准调节免疫力”的广告,突然意识到:TS集团通过智能设备收集用户健康数据,针对性地调整西药添加量,营造“疗效显着”的假象。
“走,去市立医院!”苏怀瑾抓起风衣,“查陈雨薇的手环数据,他们敢篡改医疗系统,就敢伪造疗效。”急诊室里,陈雨薇正在服用第一剂桂枝汤,额头沁出细汗,脸色比下午好了许多。“苏医生,我好像有点暖过来了。”她掀开被子,露出干燥的脖颈,“刚才手环突然不报警了,还推送‘免疫力提升建议’,让继续购买抗感灵。”
苏怀瑾冷笑一声,点开手环APP,所谓的“中医辨证”页面其实是算法推送,根据体温、心率数据自动推荐西药成分剂量。“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调和营卫,”她指着屏幕上的“发汗指数”,“真正的桂枝汤讲究‘遍身漐漐微似有汗’,是让营卫自己调和,而不是用退烧药逼汗。”
凌晨,药检所传来消息:抗感灵的生产记录显示,每批次西药成分含量波动极大,全凭市场部根据投诉量调整——投诉多了就多加对乙酰氨基酚,副作用大了就减少中药投料。苏怀瑾盯着生产线监控录像,工人正在将西药粉末与染色淀粉混合,所谓的“桂枝提取物”不过是香精勾兑。
“苏医生,TS集团的人在楼下!”小林气喘吁吁跑来,“说是来谈‘学术合作’,带了整箱的检测报告。”诊室门口,TS集团的医药代表王经理堆着笑,公文包里露出几叠红包:“苏主任,抗感灵的事好商量,我们新推出的‘桂枝破壁饮片’……”
“不用商量。”苏怀瑾打断他,将炮制好的桂枝嫩枝与抗感灵的“饮片”对比,“真正的桂枝选嫩枝,切片后密闭存放防挥发,你们用的老桂枝皮,有效成分连10%都不到。”她举起药检报告,“更别说擅自添加西药,导致患者窦性心动过缓——陈雨薇的动态心电图,你要不要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