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差不多十分钟,时间已经到了六点,李乌拉派出的一个班迅速占领了小煤窑东边山头上的暗哨,那里的两个伪军手里有一支信号枪,一旦小煤窑这边发生危险,那两个人就会立即打出信号弹。
随后,机炮排对煤窑四周的火力点展开定点清除,哈奇开斯五管机关炮的射速极快,仔细检查过的炮弹也不存在瞎火的可能,只一瞬间,伪军的防御体系便被炸得七零八落。
不得不承认,李富贵在修建这些工事的时候是下了功夫的,那些部署机枪的火力点极少一两发炮弹就能摧毁的,可有什么关系,没有混凝土也没有钢筋,连夯土层都没有,一两发炮弹不行就三四发,充其量五发炮弹就行了,就算是最坚固的那个核心堡垒,在被砸了8发炮弹以后,射孔那面墙也终于是垮塌了下来。
在炮击的同时,早就蓄势待发的机枪火力也开火了,两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将那些在炮火打击下四处逃窜的伪军撂倒,训练有素的机枪手每一次点射都能撂倒一个伪军,79圆头弹的精度不够,可那是三百米开外的事情,在目前的交货距离,尖头弹和圆头弹的差距并不大。
孟烦了在炮击结束后便拔出了手枪,指挥着俘虏兵们冲了上去为了区别敌我,这些俘虏兵都换上了重新染色的伪军军装,还顶上了鬼子的90式钢盔,手里端着长长的毛瑟1884步枪,前边的刺刀泛着冷光,甚是骇人。
煤窑外边的围墙早就被炮火砸开了豁口,八十多俘虏兵一下子便冲了进去,而在俘虏兵的后边,一个排的独立支队部队也跟了上去,机炮排部署在外围,肯定是要留下部队防御的,王跃不会打仗,可做事一向稳健。
伪军精锐也是伪军,面对嗷嗷叫的俘虏兵时,早就吓破胆的伪军纷纷跪地投降,敢于抵抗的只是少数,没一会儿这些伪军便被全部控制了起来,战斗似乎已经要结束了。
不过,就在孟烦了带人准备接手厂房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几个穿便装的家伙居然推出了一门格林炮,这种安置在小推车上十管加特林机枪是妥妥的老古董,可其威力却是毫不逊色,冲锋中的俘虏兵瞬间便倒下了一片。
不过格林炮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射击基线过高,一旦固定便无法上下移动,第一波打击以后便要费力调整才能攻击那些躲起来的伪军,可伪军们哪里会给这几个家伙机会,一顿乱枪过后,几个人便被打成了马蜂窝。
如果不是孟烦了约束住了这些杀红眼的俘虏兵怕是厂房里的工匠一个都活不成,等到独立支队这边彻底控制了杏儿沟煤矿后,王跃才率领众人进入了煤矿矿区大院。
煤矿核心区并不大,战斗也很短,战损和缴获很快就统计了出来,俘虏兵那边死了12个,重伤伤了两个,没办法,十管加特林机枪使用的11毫米子弹威力实在是太大了,近距离射击,即便是打在非致命位置也扛不住,受伤的两个俘虏兵都是被击中的腿部,一个大腿腿骨直接给砸碎了,碎骨头碎肉搅在一起,只能简单止血后带回去截肢,另一个是脚踝中枪,整个脚掌都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伤员受不住疼痛,用另一只的脚趾扣动扳机自杀了。
让人意外的是独立支队这边也出现了伤亡,一名辎重兵在交火的过程中被不知道什么地方射来的流弹击中左胸,当时人就没了,这也是正常的,换成高烈度战斗的话,这种损失只怕更高。
除了人员损失,独立支队这边还损失了两支毛瑟1884步枪,格林炮的子弹轻易便将两支步枪损毁得无法修复,就算是质量再好的步枪也经不住子弹直接近距离击中的冲击力。
伪军那边的损失就大了,一百二十人仅有38人被俘,缴获的武器倒是挺多,足有62多支晋造65步枪、7挺晋造65轻机枪和1挺晋造38式重机枪,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能剩下这么多武器已经非常难得了。
至于车间里的缴获就多了,一共清点除了7.7毫米五响快利步枪198支,雷管枪73支,毛瑟1871式步枪161支,老套筒56支,11毫米十管加特林机枪1挺,老黄牛重机枪1挺,7.63毫米独一撅手枪307支,15.9毫米宁造抬枪18支,25毫米晋造抬枪7支,1926式26毫米信号枪1支,自制38式骑步枪25支,自制盒子炮21支,沪造75毫米克虏伯山炮1门(无炮弹),自制马尾手榴弹217箱,各型子弹10万发,另有黑火药8吨,导火索1000米,雷汞50公斤,钢轨297根,钢锭5吨,灰口生铁20吨,紫铜3吨,铜钱8吨,铅5.2吨,各式弹壳30余万个。
这还仅仅是武器以及原料,除了这些之外,王跃还找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设备,20马力锅驼机1台,刨床1台,钻床1台,车床1台,冲床3台,200公斤气锤1台,磨床1台,100公斤坩埚炉1台,50公斤坩埚炉1台,还有搬不走的小高炉什么的和一些手工工具之类的就不提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