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别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受了委屈,受了冤枉,还能做到既宽仁为怀,又不放过真正蛀虫,就这一点,何某佩服!”
“大将军,您就没想过秋后算账?”
何广胜笑着看着兵部尚书赵靖忠:“老赵,你啥意思?你是说老夫率兵出征是想自立为王,还是说太子会趁老夫不在京城,削弱我的兵权?”
“哈哈哈,何大将军,亏你想的出来。
别的在下不敢说,你何大将军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下官也不信你会造反。”
“老赵,你信我,我信太子,相信他绝不会秋后算账,我觉得太子是看我们以后的表现。
还贪不贪了?以前贪了的钱款怎么处理?
总之,做错了事就要负责。
各位大人,刚刚我们五个商量,我们要带兵西征,收复失地,替老皇上报仇。
这不你们来了么,提起国不可一日无君的事。老朽确实老了,忽略了这么重要的大事。
这样,我再宣布两件事,第一,我双手赞成太子宗青继位,非他莫属。
第二,老夫要捐出我所有的家产,包括我收受的贿赂,也包括我的个人财产。
我声明,我可不是奉承新皇上,而是老皇上亲征,这又全军覆没,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我们再出去西征,恐怕国库空虚。
既然支持太子,总不能给太子留一个空壳子吧?
当然,我的财产并没有富可敌国,哪怕是杯水车薪,也是我的心意。”
大将军何广胜说完了,其他文武也都赞同,都要捐出自己的家产。
“不必,各位,大可不必,救国也不必倾家荡产。我之所以这么做,一是支持太子,二一个也表示我誓死西征的决心。
各位大人如果有心,捐多捐少都是心意,辅佐新帝才是第一要务。
你们都倾家荡产了,以后住在哪?吃什么?饿着肚子怎么辅佐新帝?”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收受的贿赂,或者多余的家产捐出来。
另外,最关键的是太子继位,应该隆重一些,以显国威。
就在这时,有人高喊:“太子殿下驾到!”
还没等大人们站起来迎接,太子宗青已经快步走了进来,众大臣慌忙起身下跪迎接
“各位卿家,不必多礼,事态紧急,起来说话。”
见太子行色匆匆,又说事态紧急,大家赶紧站起身形。
“各位卿家,金批令箭恐怕已落入敌手,如不速发虎狼之师,快速奔袭,直接深入敌穴,收回金批令箭,恐国之危矣!”
太子一席话,众人惊出一身冷汗。
金批令箭可以调动全国任何地方的人马,皇上御驾亲征,空白圣旨也没少带。
这些东西真的落入敌手,敌人骗关也好,诱降也好,恐怕州府郡县很难识破,岂不要全部落入敌手?
何广胜请示太子,说他可以即刻带兵出征,请太子马上移步金銮宝殿,继皇帝位,然后颁旨派他出征。
“何爱卿,真乃忠臣良将也!
现如今国家危难,论公,皇上御驾亲征,全军覆没,举国尽哀;论私,宗青丧父,父皇尸骨未寒。
何大将军,此时此刻,宗青绝不谈继位登基之事。”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听说宗青不肯继位,大臣们着急了,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什么军不可一日无帅,什么国之纲常等等等等,大家伙七嘴八舌一顿劝。
“众位大人,不必多说,小王心意已决!”
……
再说皇宫里,六个贵妃陪着皇后娘娘:“董妃妹妹,去请冼珺妹妹,我有事和你们商议。”
皇后娘娘的意思,陛下驾崩,肯定全国举哀。可现在番兵压境,并已占领部分国土。
另外皇帝带领百万精兵,目前只传来皇帝的死讯,其他将士并无任何消息。
“各位贵妃,黄将军,哀家觉得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三件:稳定朝纲,鼓舞士气,收复失地。
而我们现在只顾着给陛下举哀,既不收复失地,也不提拯救被困被俘将士,恐令百姓惶恐与不安。”
张贵妃觉得还是应该全国举哀,这才彰显皇家威严,至于收复失地,拯救被困被俘将士,她可以率兵亲征。
萧贵妃等会武功的妃子也要跟着去前线,董贵妃反对。
“姐妹们,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朝廷更需要稳定。我们都走了,只留下皇后姐姐,我觉得不妥。”
萧贵妃觉得如果这时候,贵妃们没什么反应,只是哭哭啼啼,恐怕会被朝中大臣看扁,更会让番兵小瞧。
平时最懦弱的韩贵妃,听说皇帝驾崩,第一个哭的不成样子,并且哭着写了请求殉葬的奏折。
听说后宫可以出征,擦了擦哭的红肿的眼睛,站起身就往外走。
“韩楚樱,你干啥去?”
“皇后姐姐,我也想通了,与其等着陛下遗体还朝我再陪葬,不如杀奔前线,斩杀敌首,报仇雪恨。”
“韩楚樱,我还没治你的罪呢。本朝祖制不允许皇帝后妃超过七人,其目的不仅防止皇帝骄奢淫逸,也是不允许殉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