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王还没处理呢,又来了伙敌人,还看不清是谁的旗号,更让人着急的是粮草被围。
临夏王的军中倒是粮草充足,够海玉蛟的军队和临夏王的军队吃半年的了。
大家倒不担心粮草,担心的是牛月娥和押送粮草的士兵。
特别是青云和徐真真,本来青云负责去接鸽姑下山,徐真真押运粮草。是牛月娥坚持说海玉蛟身边人手不够,接应鸽姑和押运粮草有没有危险,她替青云和徐真真去。
姐妹俩也是报仇心切,还想保护海玉蛟,悄悄的跟上队伍。
海玉蛟看到她俩,问明情况,也没说什么,姐俩还挺高兴。
可现在牛月娥被围,她又刚刚逃亡回来,体力不支,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这姐俩也不想活了。
“蛟儿,我去救援月娥姐!”
“蛟儿姐,我也去……”
“我们被围,你们杀得出去么?就算你们能杀出去,能带多少兵将杀出去?”
“月娥姐,青云该死!”
海玉蛟说的有道理,这边都自身难保,真没能力去救牛月娥了,青云直接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别哭了,先要弄清这伙人是哪的队伍,还有……”
海玉蛟停顿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唉!算了,青云,你去看看敌军是何人,不要出战!”
青云领命出去了,海玉蛟又看了看帐内的众将:“我们内部有奸细!”
因为汤峪寨都是逃难的乡亲们,要不是汤峪寨,这些人恐怕还在流离失所,所以这个事海玉蛟之前没想过。
镇南王突然包围汤峪寨,海玉蛟想过可能是有奸细。后来牛井他们承认自己是奸细,这个事就放下了。
接下来发生赵鼎纲造反,各路将士吉凶未知。紧接着临夏王叛乱,还杀了海玉蛟的姐妹,海玉蛟有些着急,也没细想。
见到临夏王,海玉蛟觉得不对劲。各路王爷每年都要进一次京城,拜见皇上。而自己是大内侍卫长,又做过禁卫军统领,无论如何临夏王应该见过她。
马尚栋不是新王爷,海玉蛟没注意过他,可马尚栋肯定见过海玉蛟。
另外对于自己的容貌,海玉蛟也特别有自信,不是一两家王爷通过皇上求亲了,海云宣布海家不与任何王公贵族结亲,这才消停。
这次临夏王明显是来赶尽杀绝的,可见了自己,立刻就软了下来,居然还当众恬不知耻的说出那样不要脸的话。
马尚栋出了名的好色,按理说早该对自己垂涎三尺,怎么感觉是临时起意?
更让海玉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飞石点穴,定住了马尚栋。
按理说主帅受伤,应该鸣金收兵。而且马尚栋手下有元帅,别说马尚栋受伤,就算他正常,也应该是元帅指挥战斗。
可奇怪的是,马尚栋受伤,只有元帅带着一些将官围着他,其他将官居然听军师的话,不顾士兵死活的跟自己的军队拼命。
这本可以理解为马尚栋无能,有可能被军师架空了。
后来马尚栋被单独关押,之前战场上发生的事他应该不知道。可他为啥一改前态,进屋就破口大骂,还说出战场上的情况?
从汤峪寨到这里,一共有四条路线,这些新来的敌人怎么就能知道牛月娥走哪条路线?
自己的大内侍卫也是一样,从汤峪寨出来有好多条路线,为啥不出来就分散?而是集中起来回中原再分散?
如果出了汤峪寨就分散行动,绝不会全军覆没。
最令海玉蛟想不通的是青云,青云和笑儿都是宫女,她们的功夫远不及大内侍卫。
十八个女侍卫都出事了,笑儿又受了重伤,青云不仅没受伤,还能背着笑儿回来。
而据信儿说,笑儿只是后背中了根毒针,毒药劲儿过了,笑儿也就没事了。
海玉蛟又想起这几年一路流亡,自己确实没隐藏行踪,可也没完全公开行踪,怎么就到哪都有人知道?
肯定自己身边出了奸细,这个奸细就是自己亲近的人,思来想去,青云可疑。
“蛟儿,是我疏忽了。”
徐真真也想起一件事。
原本安排青云去接应鸽姑,徐真真运送粮草,牛月娥一路辛苦,暂时休息。
是青云从牛月娥房里出来,直接来找徐真真,说牛月娥担心海玉蛟身边人手不够,她可以接鸽姑,也能运送粮草,让青云和徐真真陪着海玉蛟。
徐真真也是求战心切,觉得接鸽姑没什么危险,运送粮草也是从后方出发,没多想就答应了。
当时着急出发,徐真真没去见牛月娥,还是青云去通知的牛月娥。
“蛟儿,我去救援月娥姐!”
海玉蛟摇了摇头:“不需要,月娥姐那里没有危险。
倒是战俘营,徐真真、周菁湘、范思影,唐凤丽听令!”
“末将在!”
“令你四人带人看管战俘,没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接近战俘营,包括火头军,军医官。”
荷媓师太又补充了一句:“包括我们这些长辈们,没人有权违背将令。哪怕是她海玉蛟亲自去,也要带着将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