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长老一禅仗,可能是熊娃年纪小,耐力不足,用双锤一挡,噔噔噔噔后退几步,一个仰八叉,摔倒在地。
战场上瞬间凝固,敌我双方几万人都停止了呼吸。
大和尚先是一愣,跟着就后悔了,后悔自己的禅杖月牙太小,月牙再大三倍,正好可以活擒这个熊孩子。
再接下来,大和尚更后悔了,后悔自己对这个娃娃不够重视。
当然,这一切都是一瞬间,也就眨眼的功夫,大和尚摔倒了。
别人没看明白咋回事,在附近保护熊娃的海玉蛟看的清清楚楚。
熊娃没顶住洪明的禅杖,噔噔噔噔倒退几步摔倒了,海玉蛟根本没动。
为啥?可不是没反应过来,而是海玉蛟知道,熊娃年纪太小,战斗经验不足。
正常的体力不支,耐力不足,绝不会突然没有力气,而是之前就会招式凌乱。
而这个熊孩子一直像个小老虎一样,也就是洪明,换个人,早被熊娃的大锤拍扁了。
熊娃一直占据主动,不可能突然顶不住禅杖,更何况还是倒退十几步,直接一个仰八叉。
洪明长老也是一代宗师,难道没看出来?
不是没看出来,而是轻敌了,怎么也不信一个孩子能有多大力气,能有多久的耐力。
再有就是洪明长老是位得道的高僧,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不会轻易伤人性命。
那为何来疆场?而且是帮助反王叛乱呢?这里肯定有缘由,什么缘由,海玉蛟也不清楚。
虽说是得道的高僧,更是善恶分明,对于邪恶之徒是绝不会手软,而对于一个孩子,大和尚肯定是不想伤他,要不然昨天为啥赤手空拳过来?
也是这个孩子力气太大了,自己有点着急,也可以说有点急眼了,刚才自己那一下确实太重了,下手太狠了,他以为小娃娃被撞晕过去了。
先是一愣,怕孩子有事。跟着又后悔自己禅杖的月牙太小,不能用禅杖逼住孩子,生擒活捉。
刚把禅杖交给左手,打算用右手过去抓熊娃,熊娃动了,像蛇一样,躺在在地上向自己滑了过来。
不仅向自己滑过来,而且是两脚在前,不仅是两脚在前,而且速度特别快,就像是从悬崖峭壁上掉下来一样。
大和尚心说不好,再想双手抓禅杖抵挡已经来不及了,甚至于转身跑都来不及了。
虽说是没咋瞧得起这个娃娃,可大和尚相信这个孩子有力气,比自己力气大。
大和尚知道,这小子滑过来,肯定要踹自己的双腿。真被他踹上了,估计自己下半辈子再也站不起来了。
抵挡来不及了,跑也来不及了,咋办?干脆躺下,用双脚脚掌迎击熊娃的双脚,怎么的也能势均力敌,不至于双腿被他踹折。
要说这个洪明长老能做少林寺的总教头,真的是得道的高僧,自己自保的同时,又怕孩子受伤,居然想出让海玉蛟来解围:“影无踪!”
小熊孩子一个仰八叉,海玉蛟差点没笑出声来。心说:孩子,你这也太假了。
海玉蛟知道他有后招,心里也在琢磨,要是自己,这时候应该怎么应对。
可海玉蛟也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用地滑,而且速度那么快。
如果是自己,小家伙后退几步的时候,自己就知道他是诈败,直接飞石子点他穴道,或者趁势跟过去,夺了他的双锤,然后生擒活捉。
可大和尚失去了战机,加上身宽体大,敏捷度上吃亏。熊孩子滑过去了,估计大和尚只有躺下用双脚迎击这一招了。
不过大和尚这一招可不是万全之策,大和尚是迎合孩子,双腿叉开,如果小家伙突然双脚并拢,就这一下,如果踹到裆上,大和尚秒变太监不说,还可能性命不保。
不过海玉蛟不担心,上阵之前,姐俩有协议。
海玉蛟说这伙人来历不明,目前看不出有杀气,所以不想伤害敌将,以免日后没法谈判。
姐俩定下来两条君子协定:第一不能下死手,第二打不过不能逞强。
海玉蛟问熊娃,做不到咋办?熊娃回了句拔香头子。
现在熊娃去袭击大和尚,虽说大和尚还击是来不及了,转身跑也来不及,熊娃也会脚下留情。
海玉蛟想抓大和尚,又不能自己动手,两个欺负一个,让人家笑话。
可敌人已经改变了策略,如果熊娃制伏了大和尚,恐怕敌人又要出战将过来抢人,大和尚又抓不住了。
就在这时,大和尚喊影无踪。
海玉蛟高兴了,心说:你求我帮忙,那就对不起了,先抓了你再说。
只见海玉蛟一个燕子钻云,身体离开战马,紧跟着一个俯冲,在熊娃即将碰到大和尚之时,先抓起熊娃,又抓起大和尚,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手一个,又在空中来了个转身,双脚蹬了下地面,飞回自己的阵营,战马也跟了回来。
就海玉蛟这一下,敌人都看傻了,特别是负责保护的那十几员战将,刚抖缰绳准备过去抢大和尚,飞过来一个东西,地上的两个人都没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