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女们穿好衣服,老祖奶再次让赵以擎他们进来,听藏经女讲关于七雄的故事。
话说几百年前,悠悠华夏遭遇劫难,天子昏庸残暴,各地豪强趁机割据,硬是把华夏分割千份,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相互征战最凶的要属中原腹地,华夏开天之地,帝王龙祥之所在。
前朝京都朝歌争夺的最凶,上午是陈王,下午就可能是临王,谁都想争夺谁又都守不住。
此地有一高人,乃前朝文武状元,只因朝廷昏庸,被人冒名顶替,遂回乡务农。
因为征战频繁,百姓极为恐惧,宗祥劝大家不要做无谓的反抗,也不要逃命,逃到哪里都一样。
话是这么说,宗祥内心是极不服气的。身为七尺男儿,上不能报效国家,下不能保护乡里,枉为世人。
百姓们连口粮都被抢光了,加之士兵们极为残暴,抢不到东西,恐怕就要对女人下手。
朝歌城外多山,且树木茂密,宗祥决定带着乡里进山躲避。既然是躲避,就不能让士兵们发现,宗祥利用两方征战之时,在城东放火,造成有第三方士兵参战。
听说还有人来夺城,这两伙士兵一起去东城查看,宗祥趁机带着几千个乡亲进了山。
人安全了,就要研究吃喝的问题。既然有军队征战,自然就会有粮草补充。
宗祥带领三十个乡亲,悄悄的劫了粮草,背进了山里。
“太好了,咱们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看着宗祥带人背回来的粮食,乡亲们兴高采烈的议论着,而宗祥并不轻松,原因是有了粮食却不能起火。
听了宗祥的担心,乡亲们又都沉默了。
“锅盔!”
一个卖锅盔的老汉笑着说:“这个事很容易解决。只需要去远处用干柴生火,然后带着明火回来再给大锅生火,后面一直用干柴,应该不会有烟。”
可大家逃难出来,没带着大锅,宗祥决定回去背几口大锅回来。
对于宗祥的身手,几口大锅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可送回大锅的宗祥还要走。
乡亲们不放心,都追问他要去干啥?有些年轻人要跟着他去。
宗祥微笑着只说去去便回,并未细说。
宗祥再次进了城,乡亲们不放心,派一个叫顺子的半大小子悄悄跟了上去。
“顺子,你腿脚快,跟上你祥哥,有危险回来通知我们。”
顺子心说话了,祥哥有危险,你们谁能救他?可不跟着自己也不放心,见机行事吧。
宗祥干啥去了?
原来,宗祥进城的时候,看到士兵们押着一车女子,在城外路过。说实话,那个非常时期,随时都有人被抓,随时都有女人被糟蹋,作为普通人的宗祥,确实管不过来,也管不了太多。
可这车人不同,不仅没被绑,还都不哭不闹,倒像是被请来做客一样。
不过看士兵们的态度和紧张劲儿,这一车女子应该是被抓来的,而且随时防备她们逃跑。
这就奇怪了,既然怕跑,为啥不绑上呢?宗祥决定回去探个究竟。另外,宗祥觉得被他撞上了,恐怕就是有缘,这车人他必须救。
追上那个车队,宗祥看清楚了,除了一车女子,还有几车大箱子,估计是金银财宝。
“大哥,收人当兵不?”
宗祥追了上去,找到一个看上去像兵头的老军,说自己想要当兵。
老军还不错:“小伙子,跑吧,能跑多远跑多远,当兵就是个死,你以为都能轮到押运战利品?”
“老伯,不当兵没饭吃,还不如当兵,就算死了也能做个饱死鬼!”
听宗祥说没饭吃,老军给他拿了些干粮,还有几块卤肉:“孩子,拿去吃吧,吃完了快走!”
宗祥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假装才看到女子们:“那些是老伯的家属么?”
兵头看了眼车上的女子,摇着头说:“造孽呀!那是山上道观里的仙姑,也不怎么被将军看中了,一定要带回去献给大王。”
听说是道观里的女子,宗祥心里这个骂,这个世道,不只黎民涂炭,和尚道士也不得安生。
可咋办呢?本来是想只要打听清楚,确实是被掠女子,就杀了士兵营救她们。
可这个兵头这么好,他也是上指下派,宗祥有些不忍下手:“为啥不捆上她们,不怕她们跑了么?”
“唉!”老兵头重重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可怜呐!要说这些女子并不都是道观上道姑,多是附近善男信女家中的年轻女子。
逢此乱世,怕她们留在家里不安全,都送到庙上暂避。
今天有一女子私自下山,我们将军路过,一路尾随,这才发现道观里都是女子。
还有这些金银财宝,都是女娃们家人藏在道观里的。”
老头左右看了看:“要说这些女子没什么可惜的,家里不缺钱,都养尊处优的。
只是可惜了那道姑,年方二八,却道行高深,为救这些女子,被将军用大枪在胸口之处穿了个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