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项羽营帐后,项伯顾不上疲惫,赶忙找到项羽,将刘邦的一番说辞一字不漏地转告给了项羽。他的脸上带着恳切的神情,一边说着,一边不时地观察着项羽的脸色,试图揣摩着项羽的心思。
“项王啊,刘邦他确实没有背叛您的意思啊。他自从进入关中后,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把吏民都登记造册,府库财产也都严加封存,一直都在等着您去接收呢。他派将士把守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和有异心的诸侯兵马窜入啊!他还说,自己早于您入关,实在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灭秦有功,又丝毫没有反叛之心,我们若错杀了他,那就太不守道义了!”项伯极力地疏通,试图为刘邦说尽好话。
项羽听后,原本那如燃烧的火焰般的怒火渐渐有所减弱,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也在项伯的百般劝说下,有了一丝缓和的迹象。
第二天,晨光初现,天空还透着一丝朦胧的雾气。刘邦早早地起身,坐在营帐之中,眉头紧锁,满脸皆是忧虑之色。他深知此次前往鸿门,就如同进入虎口做客,危机四伏。然而,他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逃避,若是不去,岂不是坐实了项羽对他的怀疑,届时项羽必然会大军压境,追杀自己,恐怕自己连这一方立足之地都难以保留。刘邦陷入了前前后后、左右为难的境地,犹如置身于荆棘丛中,找不到出路。
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张良站了出来。他对形势有着清晰而透彻的认识,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他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沛公啊,您要知道,项羽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您灭秦可是有功的啊!您一路西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的是推翻秦朝的腐朽统治。而您如今又没有犯下什么大的过错。若是项羽当着天下诸侯的面诛杀您,那些诸侯会怎么想?他们必定会心寒啊!这人心一旦寒了,就如同被浇过水的大火,难以再燃起。"
“您想想看,若诸侯都对项羽离心离德,不再信赖他、支持他,那他可就失了人心啊!人心向背,可是决定一场战争乃至天下局势走向的关键啊!到那个时候,天下必然陷入大乱,天下大乱的话,项羽即便有再强大的军队,想要重新平定,那也是难如登天啊!他之所以对您心存芥蒂,无非是因为当初楚怀王的那句约定,说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所以啊,您此次前去鸿门,最好是谦卑地俯首称臣,把姿态放低一些。表示愿意让项羽来定夺天下势力的划分,表现出您对他的尊崇与顺从。您态度若是能放好些,说不定项羽还会念在旧情的份上,顾念您往日的功绩,手下留情呢。”
张良的分析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刘邦心中那片迷茫的角落。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谋谋天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