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心急如焚,立刻吩咐身边的侍从,急速将自己常用的衣袍穿戴整齐,匆匆忙忙地朝着刘邦所在之处赶去。一路上,他的心中不断地思索着该如何劝说刘邦,让刘邦回心转意,重新启用韩信。终于,他来到了刘邦的营帐之外,只见营帐外侍卫林立,气氛略显肃穆。张良整理了一下衣襟,微微躬身行礼后,便走进了营帐。
营帐之中,刘邦正慵懒地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张良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汉王,臣听闻您罢了韩信将军的兵权,还请您要三思啊!”刘邦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张良,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他懒散地说道:“张良啊,韩信这厮目无尊长,竟敢当着众人的面与我争执,实在是有失将者风范。我作为一国之君,怎能容忍此等行为!”
张良心中一紧,他深知刘邦是在故意找借口。于是,他连忙说道:“汉王,韩信将军虽然有时性子直了些,但他一心都是为了大事的稳妥才那样的,绝无冒犯汉王之意。汉王若因一时的意气,就罢免了他的兵权,恐怕会影响汉军士气啊!”刘邦却摆了摆手,他一心只想着开庆功宴去了啰!觉得如今这仗也打了不少,并且顺利拿下了彭城,是该好好庆祝一番了。"韩信之事,朕自有主张,你就不要在此多言了。”说完,刘邦便又端起一旁的酒杯,悠然自得地喝了起来,对张良的劝说置若罔闻。
张良无奈,只得退出刘邦的营帐。他心中十分担忧韩信的处境,思索片刻后,决定去寻韩信询问事由。一路上,张良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心中满是疑惑。当他找到韩信的营帐时,却发现营帐之中一片狼藉,酒壶酒盏散落一地,韩信正醉醺醺地躺在榻上,脸上带着一丝迷茫与落寞。
张良轻声唤道:“韩将军,你是否明白陛下为何要罢你的兵权?”韩信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张良,眼中透露出一丝醉意与无奈。他说道:“我看那刘邦,只知道贪图享乐,他可曾真正把这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如今项羽不日就要率军杀来了,他却不以为然,只知道开庆功会,还满以为项羽要躲着他逃得远远的呢!”说完,韩信又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张良。
张良着急地说道:“韩将军,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但是此事关乎汉军生死存亡啊!你平日里足智多谋,一定能想出应对之策。刘邦好歹是领导,你作为将领,还是该多少给他些面子呀!”韩信苦笑着坐起身来,说道:“张良啊,你有所不知,我现在就算有再多的谋略,也调不动兵了啊!如今我已沦为这闲人,还能有何作为?”说完,韩信又拿起酒壶,准备继续喝酒,仿佛想要用这烈酒来麻醉自己的身心。
张良看着韩信如此消沉,心中十分着急。他连忙说道:“事急矣!韩将军!如今形势危急,项羽大军犹如乌云压境,我们汉军必须立刻做出应对。目前只能由你率领本部出城向北防御了!毕竟你那四万人,是汉军的精锐所在,他们跟随你多年,对你无比信任。你若不去,汉军恐怕会陷入绝境啊!韩将军,你不要再喝了,赶紧去吧!至于刘邦那边,由我去劝说,你放心。”
韩信听张良如此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缓缓地放下酒壶,虽然还有几分酒意,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站起身来。他将腰间的佩剑系紧,说道:“好吧,为了这天下江山,我韩信绝不能坐视不管。”说完,韩信便带着四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北门方向而去。营帐外的士兵们看到韩信出征,士气为之一振,齐声高呼:“韩将军,必胜!韩将军,必胜!”
在那局势变幻莫测的楚汉争霸时期,张良听闻韩信带着本部人马出北门去驻防的消息后,心中那股担忧之情愈发强烈。他深知韩信此举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无奈,也清楚韩信对汉军胜利的重要意义。于是,张良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寻找刘邦。
在刘邦那华丽的营帐之中,张良神情急切地向刘邦详细地说出了韩信所担忧的事情。他的声音虽然平稳,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忧虑,他将项羽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以及韩信那充满忧虑的眼神都一一对刘邦讲述了一遍。说着说着,张良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陛下,还有一事,韩信已带着本部人马出北门去驻防了。他心中忧虑的是,项羽此次来势汹汹,汉军如今兵力分布的情况,恐怕难以完全抵挡。”
刘邦听后,却仰头哈哈大笑道:“子房啊,你莫要如此担忧!你且想想,如今我们汉军势力庞大,兵多将广,各路诸侯也纷纷归附于我。项羽纵然勇猛,然而面对当下的局势,他必不敢轻易来犯。韩信出去防守去了也好,如此一来,汉军的边防得以巩固,大家也能更加安心地去喝那庆功酒,庆祝我们的胜利!”
刘邦越说越激动,一边说着,一边兴致勃勃地用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壮丽场景。他一边说,一边还强挽着张良的胳膊,大声说道:“走!走!走!这就一道去!今日定要喝它个三天三夜,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汉军的威武与豪迈!”说完,刘邦不由分说地拉着张良往庆功宴的地方走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