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三哥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此时的计划如同精密的棋局,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
秦王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握长枪跟着我,就是来一百万人又能拿我们怎么样?”那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没有什么敌人能够在他们面前嚣张跋扈。
随后,他又傲然地说道:“敌人看见我们就返回,那才是上策,我们就耐心地等待,等他们追上来。”在这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李世民的内心其实早已将整个战局分析得透彻。他深知眼前这些夏军或许实力不俗,但只要运用得当,就必然能让他们陷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
很快,他们来到了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处。在这看似平静的午后,一场无声的较量悄然展开。李世民等正观察时,远远就瞧见一小队窦建德的游兵。那支游兵大概有二三十人,个个手持刀枪,气势汹汹。他们原是负责营地周边巡逻的斥候,忽然瞧见这几个异乡打扮的骑兵朝营地这边奔过来,当下便高叫道:“什么人?是不是唐军来打探情况?”说话间提刀挺枪便欲上前。
李世民却镇定自若,神色从容不迫,他仰面望着天上那高悬的烈日,声如洪钟地大声喊道:“我乃唐王李世民!”那声音在空旷的野地里传出去老远,引得风也呼啸起来,仿佛在为他的霸气助威。话音刚落,他紧接着拉动缰绳,马匹前蹄高高扬起,随即又用力一蹬马腹。李世民手中弓如满月,嗖的一声射出,锋利的箭尖带着呼啸的风声穿透空气,正中对方那员将领咽喉,那将领瞪大眼睛,还来不及发出惨叫,就从马背上栽了下来,死在地上。
窦建德军中这一听,当下炸开了锅,众兵士大惊失色,纷纷叫嚷着:“不好了,秦王亲至!快快支援!” 营地中顿时涌出一大片骑兵,如黑色的潮水一般向李世民等人涌来,少说也有五六千人的骑兵队伍。那密密麻麻的骑兵,如同乌云压境,气势汹汹,让人望而生畏。
跟随李世民的这四名骑兵本就武艺高强,可此刻也难免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得脸色大变,但多年征战练就的忠心让他们的意志没有丝毫动摇,握着缰绳,身体微微前倾,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与秦王紧紧相连,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与秦王并肩作战。
李世民却神色坦然,冷静至极,他沉声道:“你们只管在前面往回跑,我和敬德垫后。”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尉迟敬德也神色凝重,他双手紧紧握住那杆陪伴自己多年的长枪,枪缨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应了一声:“是!”便和李世民一骑当下跟在他们后面。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于是,这四名骑兵在前面策马狂奔,李世民与尉迟恭在后面紧紧追赶。那些追兵见前面四人骑着快马远去,以为有机可乘,当下又加快速度追了上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贪婪和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果实。
李世民看着追得渐近的夏军,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自信笑容。他勒住缰绳,马在原地踏了几步后缓缓停下。那骑在他左侧的夏军骑兵见状,大喊一声:“哪里跑!”提刀纵马便刺。李世民眼中寒芒一闪,闪电般地拔出腰间佩剑,抬手一挥,那剑准确地斩在对方的肩膀上,又从另一侧飞出,带起一片血花。夏军骑兵惨叫一声,跌落马背。那惨烈的场景,让其他追兵心中一寒,但他们仍被夏王之命驱使,不敢停下,呐喊着继续追击。
李世民与尉迟恭边打边退,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李世民时而弯弓搭箭,拉弓放箭,箭如流星般射出,每射一箭都准确无误地杀死一人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冷酷与果断,仿佛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杀敌之路;尉迟恭则凭借着长枪的强大威力,每一击都蕴含着千钧之力,让追兵们不敢轻易靠近。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自如,如同一对默契的搭档,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夏军几次三番追上来,但每次都有人被杀死或打伤。次数多了,他们渐渐有些害怕,不敢再一拥而上,只是小心翼翼地围着慢慢逼近。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犹豫,仿佛在面对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
李世民有意徘徊或稍稍后退引诱追兵到埋伏圈内。他看准时机,对身边的尉迟恭低语几句,尉迟便明白了主人的意图。他们就像一对狡猾的猎手,巧妙地引导着猎物走向陷阱。
李世积等人果然如李世民所料,早已严阵以待。待夏军进入伏击圈,李世积一声令下,埋伏在路旁各处的程咬金、秦琼等人如猛虎出山,各自率领士兵冲向敌群。程咬金挥舞着大斧冲在最前面,一斧下去,就砍翻了对方的一员将领,身后的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将敌军分割包围。那大斧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致命的力量。秦琼则手持长枪,在敌阵中穿梭自如,枪枪致命,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敌群中闪耀着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