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缓坡上,大家七嘴八舌说了许多办法,最后刘忠臣根据大家的意见拍板定了方案。
初一,走出家门,顶着寒冷的北风,欢天喜地的三线人高喊:“新年快乐”“春节好”“给您老拜年了”!
三线职工家属的热情虽然没有让山沟的气温升高一度半度,但却让山沟里的人温暖许多。
村里人说:“三线来了真好,这天都不特别冷了。”
下乡返城知识青年说:“这个春节天气太好了,一点也不冷。”
从保东来的人说:“这个春节也太暖和了,这是冬天吗?”
他们这样认为也对,从零下三、四十度的北地来到临近关内的地方,感觉这里的温度高是自然的。
初三,早晨北风小了许多,风小了,但雪来了。
王国庆推着自行车出门,妻子说:“下雪了,注意安全!”
“放心吧,没问题。”王国庆没把这点雪放在心上,心想:这也算雪?以前在奎龙经历的雪比这大得多。
抬着自行车下楼梯时,魏得全站在楼下提醒他:“雪黏路滑,注意安全!”
“没问题,放心吧!”
话没说完,脚下一滑,自行车横了过来卡在楼梯上,“哎哟”,差一点滑倒,王国庆靠在墙边稳了稳。
魏得全快速走了上来,帮助将自行车抬了下去:“领导,小心,这的雪与咱那儿不一样,软黏。”
“你别说,是不一样,好像与上次下的也不一样。”
“这个地方怪!”
下了楼,两人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到现场。
不一会儿,佟三枪、安得志带着十几个人扛着锹、镐以及捆扎工具也来了。
这时,大家发现雪已经把事先划好的主席台施工线给盖住了。
没办法,王国庆只能带着技术人员先清理场地,随后重新划线、放尺。
就在众人忙碌的时候,宋东方、刘忠臣、袁国岭来了,还带来了两辆货车。
佟三枪、安得志各自带领一辆车前往附近工地搬运木杆。
他们刚走,佟铁山就带着五名社员,赶着村里唯一的马车来了。
双方打过招呼后,稻地村的社员便加入了搬运物料的队伍。
物料场离施工现场并不远,马车运输倒短十分便捷,没过多久就运了两趟。
佟三枪瞧见安得志和装车工人起了争执,赶忙上前打圆场:“马车比汽车倒短更快、更方便。老安,这样吧,你带人回去搭架子。装车的事儿,就让佟队长他们几个人来搬吧。”
安得志看了看实际情况,点头同意道:“行。”于是,他带着只装了五根木头的汽车回到了现场。
宋东方见状,问道:“怎么回来了,拉够了?”
安得志跳下车,走到宋东方身边解释说:“干这活还得是马车,马车车厢矮,木头好抬好卸。不像汽车,车厢高,车上车下都得站人,干活费事。再加上下雪,汽车上铁件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这不才装了五根。”
宋东方听后,特意走到物料场观察了一番,发现确实如安得志所说。
于是,他走回现场,把佟铁山、王国庆叫过来,对他俩说:“老佟,以后你们的马车也加入三线建设,王队长,你给安排一下,让他们专门干倒短的活,既能为村里挣点钱,也能为三线建设出份力。”
佟铁山听了,喜出望外:“好,太好了!”
王国庆点了点头,告诉佟铁山:“回头你们到我那,带上大队的印章签个相关手续。”
事情安排妥当后,大家冒着雪继续干活。佟铁山负责运料,安得志则带人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搭建主席台。
在魏得全的指挥下,搭顶棚时,王国庆高声喊道:“前面高出一米,这样雪就能滑到后面去了!”
众人齐心协力,不到一个小时,主席台就搭好了。
此时,供应科送来了大帐篷,大家又一起动手,将帐篷拽到架子上,并用铁丝固定好。
雪还在下个不停,能源部门的领导带着人拉线、架杆、安装喇叭。不到半天时间,除了主席台上的桌椅和话筒,其他工作全部完成。
大家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在县里过年的彭大军赶了回来。
他看着搭好的主席台,非常高兴,称赞道:“军工战士不一般,干起活来又快又漂亮!”
宋东方见他一个人回来,便热情邀请他到家喝酒。
初三下午,麻三田从奎龙回到了三线。
这个春节他回家过得太不顺了,一肚子的气。
五天时间里,妻子不知为何和他吵了四次。
回到向阳街的家,面对冰冷的房间,他流着泪点上了炉子,烧了好多煤,屋子才渐渐暖和起来。
晚上,他一个人喝酒,想着儿子无奈的眼神,再度落下泪来。
初四,天气放晴。
麻三田早早骑车去上班,远远地看见白茫茫之中有一抹军绿色。
他骑着自行车没有拐弯,直接朝着那边过去,他想看看那到底是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