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一吩咐刘长明把单位全体党员召集起来,再叫上几名群众。
刘长明走出办公室,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里直犯嘀咕:手头上的活儿堆积如山,这时候都来开会,领导到底是怎么想的!
满心无奈的他先到调度室,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接着又去了财务室,看到统计员和财务核算员,便告知她俩去开会,还让她们通知各生产班组的党小组长。
随后,刘长明推开技术组的门,通知里面的党员和群众都去开会。
材料库保管员站在门口询问自己是否需要参加,刘长明回应道:“你不用去,你去告诉严淑真,到主任办公室开会。”
不一会儿,十一名党员和五名群众陆续赶来。
技术组、调度室和保管室的人来的时候自带了凳子,其他同志则挤在两张大长椅子上。
在办公室里,贾飞龙抛出了几个问题:
一是党员联系群众的具体情况,每位党员结交了几位知心朋友?
每月与知心朋友谈了几次话?
对群众进行过几次家访?
在这些过程中,面对群众存在的思想问题是如何分析的?
又是怎样总结记录的?
刘长明开始点名,九位同志依次发言,就贾飞龙提出的党员联系群众以及思想汇报制度相关问题进行了汇报,贾飞龙认真地做着记录。
待大家发言结束,贾飞龙神情严肃地说道:“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无法完成其历史任务的。 ”
贾飞龙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毛主席的讲话为我们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于心。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出发,深刻领会主席讲话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才能和品德……”
贾飞龙滔滔不绝地讲着,而严淑真的心却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她满脑子都在想着自己正在织的毛衣该是什么样式,尺寸要多大才合适。
康永新和赵占新坐在那里,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焦急万分。
他们心心念念的是五台弓锯机的清砂工作,今天能不能顺利完成,这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宋东方提出的要求。
两人恨不得立刻起身去现场督战。
贾飞龙却不紧不慢,他心里清楚,自己带的饭周红会准时放在饭箱上,等会议结束回到办公室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饭。
饭后,他还打算回到彭大军办公室,和领导一起下盘象棋。
调研结束后,贾飞龙骑着自行车回到办公室,周红已经把饭盒放在了桌上。
周红接过车钥匙,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还在老地方吗?”
“对,还在那儿!”
周红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中,不一会儿贾新艺也回来了。
周红一边往炉子里添着木柈子,一边对儿子说:“你想好了没?咱们家搬到燕子沟多好啊,妈妈中午给你做饭也方便。那边的学校也挺不错的,要是你想学武,还能跟着温师傅学,肯定能学到真本事,儿子,你觉得呢?”
“我再想想吧。”
“饭热好了,快来吃吧!”
桌上摆着两碗热气腾腾、红中带黑的高粱米饭,那黑色的部分是高粱尾巴,无论怎么蒸怎么炖,始终硬邦邦的,还有一盘泛着油花的白菜炖土豆。
贾新艺看着饭菜,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不做大米饭呀?”
妈妈无奈地解释道:“一个月就供应那么一点细粮,每个月总得吃几天粗粮。”
与此同时,周山中午放学回到家,发现家里只有哥哥。
桌上放着玉米面大饼子,就着大葱大酱和咸萝卜条。
他匆匆吃完后,便急忙跑出去找吴权玩耍。
彭大军的午饭同样简单,主食也是粗粮,不过搭配了一盘菜、一碗汤和一小碟咸菜。
厨师把咸菜切得很细,还撒了点葱花提味。
彭大军在小食堂用餐,他和兰小柱、包宏业的家属都还没来三线,粮食供应关系却已经转到了这里。
他们暂时住在办公室,一日三餐都在小食堂解决,领导的伙食补助标准是每天每人0.6元。
宋东方、谢云旺、刘忠臣、袁国岭中午也在小食堂吃饭,他们单独结算费用,每月从工资里扣除伙食费。
厨师的工资由工厂工资基金支出,不计入他们的个人费用,也不计入职工福利费。
如果食堂伙食超支,工厂每人每月补贴3元,超出部分则由大家自行补交。
彭大军吃饭速度很快,吃完便回到办公室摆弄象棋。
只要贾飞龙不出差,每个星期天都会来陪他下棋。
在燕子沟办公房落成之前,彭大军每天只能自己跟自己对弈,兰小柱和包宏业不会下棋,普通工人中倒是有会的,但他从不和他们一起玩。
彭大军一方面要求各级干部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也强调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上级要树立威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