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淑真告诉刘长明两口子后,刘长明特意回到铸造。
王绍一见面就说:“怎么想起回家看看。”
“一直想回来看看,办公室事多、真的太忙,总没空。”
“那是,组建加上领导安排的事肯定多。”
两人寒暄一会儿,刘长明将严淑真与张广安事说了。
王绍一听后有点惊呀,觉得年龄差的多,但仍然说:“好事、好事,放心支持。”
单位支持,张广安家也支持,但有条件,每月需交家十五元钱。
张广安与严淑真讲,严淑真告诉他没问题。
如捡到宝的严淑真骑着自行车带着张广安来到西张村。
看到墙皮剥落,破旧不堪的房、家徒四壁的屋及母亲、兄弟姐妹带补丁的衣服,差点哭了。
当场,带着他们拿钱、拿票买布,给张广安母亲及兄弟姐妹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
第二天,张广安到向阳街取了一百斤高粱。
张广安的母亲看着未过门的儿媳如此大方,眼泪掉了下来...
这不是儿媳,是保家仙啊。
经此一事,张家上下都十分认可她。
又过了几天,两人请假回到矿山。
张广安知道临县有一个矿,但没有来过。
选矿厂高耸的废渣山,让他一个山里长大的人开了眼。
矿区商店丰富的商品,让他眼花缭乱。
父母的热情,让他感受了从小到大的舒服。
小姨子那稚嫩的笑脸,让他难以忘怀。
第三天,舅哥带着张广安去参观望海寺。
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
张广安告诉舅哥,自己老家那边原本也有望海寺,可惜后来被拆掉了。
舅哥听后,向他介绍说,这边的望海寺一直都在,前几年遇上造反派,虽然也遭了殃,但只被拆掉了一部分。
出发去望海寺时,严淑真没有同行。
妈妈找借口让她留下帮忙干活,实际上家里并没有多少活计,妈妈只是想跟她单独说些贴心话。
妈妈感慨地说:“闺女,你命太硬,克死两任丈夫了,小张是个好小伙,你一定要对他好啊!”
严淑真赶忙应道:“放心吧,妈。”
没过多久,张广安和严淑真就在向阳街举行了婚礼。
魏得全原来住的房子,如今成了张广安的家,屋里的家具没什么变动,只是添置了两床崭新的被褥。
至于那些旧被子和魏得全的衣物,严淑真都一并送给了婆婆家。
婚礼那天,严淑真的哥哥领着几位家人远道而来,参加她的婚礼。
王绍一担任婚礼主持人,谢云旺、宋东方等领导也都前来捧场。
程桂枝和范雨丹则在一旁忙前忙后,她们端着装满瓜子、花生、糖果和香烟的盘子,热情地招待着宾客。
身着红色上衣的新娘严淑真,搭配一身蓝色装束的新郎张广安,满脸笑意,站在门口热忱地迎接每一位亲朋好友。
卧室东墙边一桌上整齐的摆放着结婚证,证书上写着‘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 桌的上方挂着一幅毛主席像。
满屋里的人围着站在中央的新人。
王绍一走到新人身旁清了清嗓说:“安静,吉时已到,婚礼开始,在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为我们敬爱的领袖献上一首忠心的歌。来,我起头大家跟我一起唱,敬爱的毛主席,一起唱,‘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你的红卫兵。敬爱的毛主席,你是我们的红司令。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亲切的歌儿要对您唱,哎,想起您的教导心明眼亮,跟着您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我们誓死跟着你老人家,永远革命,永远革命,永远革命’…。
唱罢,王绍一大声说:“请谢主任宣读结婚证书”。
谢云旺从床边走到桌前,双手拿起证书宣读:“最高指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证书上的最高指示宣读完了,谢云旺停顿一下继续说:“结婚证,第001972第00286号张广安男23岁,严淑真女29岁,自愿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之规定,发给此证,发证单位,锦东机械厂革命委员会,1972年8月6日,宣读完毕,大家鼓掌!”
掌声停下来后,领导回到床边坐下吸烟、嗑瓜子吃花生。康永新、赵占新领着年轻人抬来一个小书桌,他们在书桌上放了三样东西,一是毛主席语录,二是苹果,三是一束塑料花,让新人站在书桌两端,康永新手执语录,翻开说:“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什么?”
严淑真接着说:“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好”大家鼓掌通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