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旺接着追问:“住宅完工多少户?”
刘玉迅速回应:“职工住宅能完工224户,共五栋楼。其中干部楼有32户,四栋四个单元的住宅楼共计192户。到了九月,还能再完工五栋普通住宅楼,共计276户……”
谢云旺听完,伸手摸了摸刘玉的被褥,端起暖瓶感受了一下温度,又看了看一旁的饭盒,不禁感慨道:“你把这工棚当成自己家了,真是不容易啊!为了工作,为了咱们的建设,一直坚守在一线,这种精神值得表扬。这样吧,明天下午咱们召开个会议,研究一下分房、搬家的相关事宜,还有几个单位工作的安排,你也抽空回办公楼一趟。”
第二天,刘玉早早来到工地,像往常一样先主持早会,细致地安排好当天的工作,随后在工地巡视了一圈。
中午吃过饭后,他骑着自行车前往办公楼,走进自己的房间。
一进门,他便发现窗户敞开着,桌子和地面都一尘不染,与之前几次回来时房间的模样截然不同。
他心里明白,这肯定是谢云旺安排办公室的人打扫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原来厂里有制度规定,厂一把手和二把手的房间由办公室人员负责打扫,其他领导的房间则由自己负责,只有在上级领导检查或者举办重大活动时,厂办才会组织人员对全体厂领导的房间进行统一打扫。
昨天谢云旺在从工地返回的路上,就跟刘长明交代:“明天早上安排个人把小刘办公室打扫一遍,可别让人家回来一进屋就看到尘土飞扬的。”
刘长明连忙回应:“行,回去就安排。领导,就这一次吗,还是以后都这样?”
谢云旺说道:“就这一次,以后还是得按照制度来。”
厂革委会扩大会议在四楼会议室准时召开,来自东华那边的负责人徐志海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基建工作,刘玉详细地对基建情况进行了汇报。
汇报过程中,他提及了李春雨的建议,即把西张村厂住宅区改名为胜利街住宅区。
谢云旺听完,询问在场众人是否有意见,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该提议便顺利通过了。
接着,徐志海介绍了东华的人员结构,以及搬迁和留守的相应安排。
几位副厂长也依次对各自主管的业务进行了汇报,众人针对这些业务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最后由谢云旺进行总结发言,为本次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终,会议形成了全面且具体的决议,并以纪要形式正式下发:
1974年6月7日,锦东机械厂在厂四楼会议室召开了重点工作落实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谢云旺、宋东方、刘忠臣、徐志海、刘玉、袁国岭及相关单位领导,会议由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谢云旺同志主持,会议经讨论研究形成以下决定:
强化生产引领:面对当前生产形势,革委会要求党员干部遵循“六清、五准、三不漏”,坚持政治与思想领先,向职工讲清形势、要求和措施,推动生产计划落实。
规范入党流程:研究七一入党名单,政工科安排领导和老党员为新党员开展党课教育和思想谈话,确保新党员思想、行动与党组织一致。
推进东华搬迁:依据厂房验收和住宅安置情况,8月安排东华132户先行搬迁,9月再搬168户,留守人员后续逐步搬迁,完成后原场地移交西部三线指挥部。
完善分房方案:后勤部门依据相关章程和原则,制定胜利街及东华弹尾搬迁人员住宅分配方案并下发,保证公平公正。
安置单身人员:后勤部门充分考虑单身职工需求,做好安置工作,提供良好居住环境和生活保障。
组织新员工培训:劳资部门组织新员工在锦东厂区各单位集中培训,助其熟悉岗位、提升技能、融入工作。
优化医疗资源:东华保留三人卫生所,其余人员和设备八月中旬搬至锦东医院,锦东医院按科级单位管理,相关部门引入及培养医护人员。
保障开学与教学:新学校9月前投入使用并按科级单位管理,东华学校依留守学生数量编班,部分教师留任,其余并入锦东学校。
调整后勤工作:后勤科与医院、学校分割人员和物资后迁至综合服务中心,扩建原址冷库,重点转向农场、住宅管理及职工福利,组织大集体及家属办开展服务项目,促其自主运营。
搬迁商店粮店:宋东方负责联系县商业、粮食部门,推进商店、粮店搬迁入驻,满足职工生活物资采购需求。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线情怀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