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戚云川开口郑清璿便接着说道:“戚总司令,钱大明拧一拧还是能挤出来一点的,但是机枪这件事...你也知道,急总是急不出来的嘛,要不您先回兵工厂将图纸拿来?本官对机械这方面还是有些研究的。”
戚云川的眉峰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旋即又松开,仿佛刚才那丝不耐只是窗外卷进来的雪沫。他低沉的嗓音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郑大人,图纸自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套方案。兵工厂那帮匠人为了这事儿,头发都快熬白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透出一丝压抑的火气:“只是……那些图纸,密密麻麻,怕是比这屋里的奏折加起来还多。大人日理万机,真要亲自过目每一根枪管的膛线,每一颗螺丝的规格?下官以为,您更关心的是这新枪能比旧枪轻多少,射速快多少,故障率低多少,以及……它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撕开北虏的防线。”
戚云川这话已经有了威胁的意思在里面,他这是在告诉郑清璿:要么拨款来获得陆军的好感,要么陆军便会投奔他的政敌,到时候谁也别想好过。
郑清璿眉头皱了皱,他很讨厌被人威胁。朱仲渊威胁自己也就罢了,怎么现在是个人都能来威胁自己,真以为自己是软柿子不成?
好吧,为了大业,再忍一忍。
郑清璿努力在脸上挤出来一个笑容,“戚总司令,这钱的事我们可以再谈嘛!”没有了慕容柔嘉在身边,郑清璿这才感受到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矛盾有多大。要是现在自己在戚云川的面前谈海军建设,怕不是戚云川下一秒就会爆炸并责怪自己北伐最重要的是陆军而不是海军。
说实话他有点想念慕容柔嘉了。
郑清璿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挂不住,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股被勒索般的憋屈感。“戚总司令,要不这样,这件事等到年过完了,大家都上工了再说也不迟嘛!反正满清这一两年也不会打过来不是?”
“等到年过完了?”戚云川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些许,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讥诮,“郑大人,您这是在跟下官说笑吗?北边那些鞑子可不会等咱们过完年再磨刀霍霍!军情如火,多耽搁一天,将来战场上就要多流多少血?还是说,郑大人觉得,我陆军将士的性命,比不上您府上过年时多添几道菜重要?”
这话说得极重,几乎是指着郑清璿的鼻子骂他不顾前方将士死活了。
郑清璿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眼神也冷了下来。他最恨别人拿大义压他,尤其是这种近乎无赖的指责。但偏偏戚云川这话说得又占着理,让他无法轻易驳斥。
“戚总司令...要我说,既然要花那么多钱,我们不如放弃沉重的重机枪。”郑清璿强忍住了心中的不满开口,“说白了,我们需要火力更猛,但是更加轻便的枪械对吧?”
戚云川闻言,粗重的眉毛拧得更紧,像两把出鞘的短刀,目光锐利地刮过郑清璿那张努力维持着斯文的脸。
郑清璿并没有给戚云川开口的机会,“戚将军,您可以给我一份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携带的最大弹药量吗?本官没有在陆军待过,所以并不知道。”
戚云川那双鹰隼般的眸子几乎要喷出火来,死死盯住郑清璿,仿佛要在他那张斯文的脸上剜出两个洞。他从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冰碴子:“放弃重机枪?郑大人,您当打仗是小孩子过家家吗?北虏的骑兵碾过来的时候,您是在后面摇旗呐喊,还是亲自上去用唾沫淹死他们?没了重机枪的火网,弟兄们就得拿命去填!”
他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被郑清璿这番“高见”气得不轻。
“至于弹药,”戚云川的语气充满了不屑,“一个兵,标准携带一百二十发子弹。上了战场,能多带一颗,就能多一分活命的机会!郑大人莫不是觉得,给他们一人发三颗子弹,让他们去跟北虏拼刺刀,更能彰显我大明军人的‘勇气’?”
郑清璿被他这番夹枪带棒的话堵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袖中的拳头捏得咯吱作响。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屈辱与怒火,勉强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本官认为,我们需要更加轻便但是火力更猛的枪械的话,不如减轻机枪的重量使一个士兵班就能装备一挺新式机枪也就是——轻机枪。”
“轻机枪?”戚云川粗眉一挑,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怀疑,还有一丝被戏耍后的不耐烦。
“嗯,轻机枪。重量相较于重机枪更轻但是作为代价则是载弹量与射速相较于重机枪更低。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用重量换来了速度。”郑清璿耐心的给戚云川解释道,“既然我们的重机枪只适合死守阵地,不如放弃重机枪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选择更加轻便的轻机枪。”
“降低载弹量和射速?那他娘的还叫机枪吗?那叫烧火棍!”戚云川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哐当”作响,茶水四溅,声音如同炸雷,“到了战场上,北虏的骑兵乌压压地冲锋起来,你指望弟兄们拿着这劳什子‘轻机枪’,跟他们点名数数吗?速度?老子要的是能把鞑子打成筛子的火力网!不是让弟兄们扛着个铁疙瘩跑得快!跑得再快,能快过马刀吗?”
郑清璿脸色铁青,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袖中的拳头紧了又紧。他强忍着拍案而起的冲动,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骑兵的刀再快也砍不断钢铁。”
“什......”戚云川的话没说完便被郑清璿堵了回去。
郑清璿吐出一口混气,“江北多泥沼,而我军一旦与清军开战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当然这对于清军也是个问题,因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骑兵将会被江北的泥沼焊死在平原上难以动弹。因此在打到徐州以前我军并不会遇到清军的骑兵主力,这点戚总司令认同吗?”
戚云川被郑清璿这番话噎了一下,脸上的怒容未减,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江北的地形,他自然清楚,那些烂泥塘子,别说是骑兵,就是步兵陷进去都费劲,因此明军进军必须要赶在清军炸毁他们自己的铁路网之前,攻占徐州,这样才能保证江南的物资能够顺利运到江北。但他岂能如此轻易就让一个毛头小子在自己面前指点江山?
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泥沼...不如去问问早已经入土百年之久的多铎为什么要凿毁黄河,导致黄河水淹江淮,甚至导致了黄河改道。
喜欢明1914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明1914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