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村里回来,王汉林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基地的事情,怎样合理的拯救未来身边人的灾难。
这天,王汉林回到了轧钢厂,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放飞自我。
他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泡杯热茶,细细品味那袅袅茶香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或者给轧钢厂的采购科卖卖新鲜的鱼儿,赚些钱,留着购买古董,看见师父的藏品,王汉林看的两眼放光啊 。
然而,某天当他正悠然自得地送着鱼时,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
这日后源源不断的鱼该从哪儿弄呢?得有个出处,管它别人信不信,总得有一个稍微合理的出处!
总不能一直靠从别人那里进货这个借口,那样成本可太高了,别人也犯嘀咕!。
于是乎,他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准备两根鱼竿,闲暇之余自己去钓钓鱼,这样既能保证货源的真实性又能节省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啦,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下午直接逃班了,到了师父家就问谁做鱼竿做得好,上哪里买配件?
师父告诉王汉林去什刹海边上有个渔村,去哪找到姓任的老头,找他买鱼竿,配件什么的都问他就行,就说是关月山让你来的。
王汉林回到四合院,今天下午回来哪也不去了。
晚上看见傻猪回来,“哎,林子,晚上别做饭了,我这弄点花生米和峨眉酒家带回来的小炒咱俩喝点!”傻柱低声的和王汉林说着。
“好的,柱哥,酒我拿!晚上见!”
昨晚和傻柱喝酒又喝多了,今天不去上班了,让胡同轧钢厂的工人带口信给张叔了,一会去渔村买鱼竿和配件,这个东西要放在明面了。
这到什刹海3里多地,一会就到了。
到了渔村问了村里人任大爷家在哪住,通过好心人的带领到了任大爷家!
“是任大爷家 吧,我是关山月的徒弟我叫王汉林,今天来您这买鱼竿来了,我师父让我找您来了!”
带路的那位村民听我这么说感觉他警觉的心思一下子就没了,这个时代,反敌特的意识特别高。“关老弟的徒弟啊 ,快进来,小生啊,你回去吧,这是好友之徒。”
那位带路者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
“任大爷啊,我想买一个结实点能分段的鱼竿,您看这样的鱼竿要多少钱?”
“小伙子,挺会玩啊!这样结实还能分段的鱼竿,要用韧性足的紫竹来做,你和我来。”
“你看这个鱼竿看着怎么样啊?”
王汉林看见一个足有3米长的鱼竿,紫红色的鱼竿看着就很好看,王汉林做为钓鱼小白也不知道这鱼竿怎么样啊!
“大爷,说句实话我不懂,就知道这个好看,不像我见过的鱼竿,就是一个竹竿那这就钓鱼了,钓到大鱼就折了!”
“哈哈哈哈,孩子啊,你不懂但是你要知道好看的东西都差不到哪去!”
“你放心的就去钓鱼吧!在什刹海没那么大的鱼能把这把鱼竿弄折。”
“大爷,那您还有吗?我想买两根,我整把躺椅,然后带着两根鱼竿,再做一个支架能放鱼竿的,这样我往哪一趟,看着鱼漂,这样才舒服啊 !”
“你小子也不是钓鱼啊,你这是享受去了,还有一根都卖给你,可是这可贵啊!”
“多少钱,大爷,您说?”
“一根25元怎么样?”
王汉林想着,这也没那么贵啊 ,毫不犹豫的就答应说:“没问题,都要了。您这有配件吗?鱼线、鱼钩、铅皮、漂什么的!”
“我都给你配全了,大小的钩,漂。”
“大爷您太好了。”
王汉林在任大爷的教导下,怎么绑线,怎么绑钩......
这一天王汉林也没回去,中午还在这吃的饭,大爷做了一个炖鱼,比傻柱做得鲜,没傻柱做的有滋有味。
快到晚上了,王汉林把钱给了大爷,王汉林带着拆了的鱼竿,还给配了一个鱼竿的木盒,所有的配件,大爷给绑好几付的鱼线套装,绑上鱼竿就能钓鱼,用鹅毛做的漂都在鱼线上没拆下来。
王汉林,高高兴兴的回到四合院。
闫埠贵看见王汉林拿着这么多的钓鱼的配件急忙上前说道:“汉林 啊,你想去钓鱼吗?闫大爷是专业的,你和我去,我教你,你给我点学费就行!’”
“闫大爷啊,你看看我的鱼竿怎么样?”王汉林打开这个箱子,看见分段的紫竹的鱼竿时眼睛瞪的都快出来了。
闫埠贵第一念头就想据为己有 啊。
“汉林啊,你知道这种竹子现在可不好找了,这要10年以上的老竹,还不能长的太粗,适合钓鱼的粗细正正好,高度也不能太高,不能超过3.5米。这样的竹子很珍贵的。你用吧,我用不起啊!”
“哈哈哈哈,闫大爷,我这装备还没全呢,等我买个三轮,我改造一下,车上装上躺椅,鱼竿架,带上陶炉,一边钓鱼一边喝着茶水那才是真钓鱼!”
“怎么样,过一段时间等我的装备都全了的,咱爷俩去钓鱼怎么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