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林在办公室里,凝视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他仔细琢磨着下一步该如何向前推进,心中暗自思忖:不能再等待任何人的指示,也不能依赖任何外部的帮助了。
他缓缓站起身来,踱步回到办公桌前,一屁股坐进椅子里,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热茶。
目光随即落在办公室的空间里,那里种着各种作物,有郁郁葱葱的水稻,也有刚刚种下的棉花。
成熟的稻谷堆积如山,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而那二十亩地,则重新种上了洁白如雪的棉花,宛如一片银装素裹的海洋。
视线再转向鱼塘,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着。
王汉林不禁想到,明天一定要安排运输队将疫苗运到修好的水库那里,放入水库中,正式开启养鱼的事业。
现在已经是七月底了,他心里默默估算着,等到年底的时候,这些鱼大概能长到二三斤左右。
这样一来,水库里的鱼又能为基地带来一大笔可观的资金。
王汉林在脑海中反复思量着这些事情,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终于,他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起身前往食堂,准备与战士们一同用餐。
然而,当他走进食堂时,却发现这里的氛围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
因为七月中旬的时候,在指导员的组织下,战士们已经集体退伍了。
如今,他们都成为了疗养基地的员工,正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午餐时光。
王汉林看着这些曾经的战士,如今的员工们,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化,但那份坚韧和团结的精神依然如故。
王汉林想这个食堂看来还要再建一个,都在这一个地方吃饭,再来人就很难坐的开了,这也是一件大事情啊。
王汉林吃完饭之后就回来办公室,坐在那里思索着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这时候指导员就说:“进来了我看了棉花了,这棉花太好了。也不知道你怎么联系的,这个事情我就不问了,下午我已经把这棉花的事情上报了。”
“二把手给你来了来了一个最后的结论:【不问来路,只看成果!】
王汉林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就明白了,现在大家就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因为国家也太难了,把这条条框框困得太死,很多事情也完不成,解决不了问题。
王汉林很激动的和指导员说:“指导员有了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能不能请上级领导把这句话写完送给我,我放在以后咱俩的办公室里。”
指导员笑了笑点点头一句也没有说,也没有回复!
王林又让指导员到地图前说:“第一,这一片区域的石山可以不可以用炸药炸成石块儿,然后各取所需,也不知道这个石块儿能不能用?
“第二,你看这里,我不知道是什么状况,但是我感觉这里是一片荒山,你看这一片荒山,如果咱们种上树,再过20年或者10年这就是一片财富,也是一片资产。
“第三,您再看,这里是水库,咱们的大坝已经拦截成功了,在大坝上已经留出了放水口和溢水口。现在要把鱼放进去了,我估计下个月雨季来到了,以后这一片水面会变得越来越大,明天我准备安排运输队把鱼拉回来。”
“咱们还要把装鱼的水桶准备好,直接到对接哪里去装鱼。还要把捞鱼的工具找到这次准备把鱼苗放到一个大坑里,咱们自己去捞,捞完放入水库中,估计这一次的鱼苗会有一部分损失了,损失的部分归卖家,咱们不管,咱们只按成活率付款就可以了。”
指导员听见王汉林交代了这么多事情,就跟汉林说:“汉林,你看这样山上这石山炸山的问题,这个事情由我来组织,荒山种树的事情也由我来组织。”
“养鱼的事情归你吧,这个事情我不太懂,联系也是由你联系的,由你直接指挥吧。”
“还有一件事情,汉林下一步布和棉花运回来了,咱们准备先做什么呀?”
王汉林想了想说:“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应该先给咱们的员工每人做一套夏季的基地服装。统一制式,你看下身儿为裤子,上衣为短袖。再加上一个帽子。”
“现在想要胶鞋,我估计很难配发,咱们就用布鞋吧,布鞋也由咱们自己做。”
“没有腿的战士坐在那里做鞋还是可以的,所以说做鞋,做裤子,做上衣,这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员工了,他们有事情可干,别怕他们慢,只要有做能做事就可以。”
指导员思索着王汉林说的这些话跟王汉林说:“可以,这件事情还得由你去解决裁剪刀的问题。”
王汉林说这个不要紧,我这几天回趟市内去一趟轧钢厂,还是不去了!明天我给轧钢厂李书记打个电话,让他们支援一部分吧。然后这一部分咱们不要他们支援了,就由咱们的鱼和肉来换吧,这样双方都高兴,一味的在索取物资,这样会给别人留下尾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