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个道歉与一次沉默》
解剖室的日光灯在小组讨论记录本上投下青白的光,顾承川的指尖正沿着猪肝的门静脉走向滑动,橡胶手套与组织表面摩擦的声响,盖过了身后周野逐渐拔高的嗓门:“每次讨论都失踪,当我们是福尔马林泡的标本啊?”
这是第三次小组讨论会。顾承川盯着肝脏标本上的纤维化斑块,突然发现其分布与父亲病历里的 CT 影像完全吻合 —— 他本该在讨论肝硬化的临床分型,此刻却用止血钳在标本表面划出第 37 道模拟手术切口。周野的脚步声逼近时,他正摸向口袋里的怀表,表盖的裂痕硌着掌纹,像道未愈的旧伤。
“顾承川,联名投诉信。” 东北同学将牛皮纸信封拍在解剖台上,封口处贴着三十七枚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三十七个人,每人一个理由 —— 最绝的是张小雨说你上周借她的解剖图谱,每页都被你标满了血管数据,连书缝里都画着手术刀。”
怀表链在剧烈动作中绷直。顾承川望着信封上 “临床 00 级 3 班” 的落款,突然想起父亲葬礼那天,胡同里三十七位街坊凑钱买的花圈,白纸上的挽联被雨水洇湿,墨迹晕成与这信封相同的青灰色。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封边缘,突然触到片粗糙的纸屑 —— 是从父亲医疗事故档案上撕下的复印件,“抢救失败” 四个钢笔字洇着蓝黑墨水,像极了停尸房墙壁上的霉斑。
“恶作剧而已,别当真。” 周野的声音突然低了半度,却在看见顾承川骤然绷紧的肩线时,慌忙转身摆弄器械,“我们就是想让你知道,小组作业不是一个人的解剖课……”
顾承川没听见后面的话。他盯着复印件上父亲的签名,墨迹在 “顾明修” 三个字的 “修” 字末笔打了个颤,像极了那年冬天他在手术同意书上看见的、父亲颤抖的笔迹。怀表突然发出异常的 “咔嗒” 声,表针停在 3:17—— 父亲临终的时间,也是这张复印件上手术结束的时间。
解剖室的换气扇在头顶轰鸣。顾承川想起十七岁那年,在通州镇医院的档案室偷翻父亲的病历,也是这样的消毒水气味,也是这样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的不是三十七份投诉,而是三十七页冰冷的病程记录。此刻他的指尖划过 “抢救失败”,突然发现这四个字的笔画间隙,藏着行极小的注脚:“家属拒绝进一步检查”—— 与母亲无数次的啜泣重合:“你爸说镇医院的 CT 太贵,咱回胡同找张大夫抓副中药……”
“顾承川?” 李佳的声音从门缝里挤进来,带着深秋的凉意。她看见他攥着信封的指节泛白,苏绣腕带的流苏在门框上投下细碎的影,“陈教授找你 ——” 话没说完就看见他转身时,怀表链从白大褂口袋里滑落,金属扣在地面敲出空响。
教学楼的拐角浸在暮色里。顾承川摸着墙上父亲档案复印件的边缘,突然发现恶作剧的同学甚至还原了当年的红笔批注:“上级医院转诊建议未被采纳”。怀表停摆的表盖贴在掌心,像块淬了冰的金属,让他想起父亲火化时,那枚从骨灰里筛出的、变形的怀表链扣。
“给。” 李佳递过片印着苏州园林的创可贴,却在看见他通红的指尖时,突然把创可贴换成了片银杏叶标本,“周野他们不是故意的,就是……” 她望着他沉默的侧脸,突然在档案复印件空白处画了个小太阳,“其实三十七这个数字,也可以是三十七颗心脏重新跳动的声音 —— 就像你教我的,每个数字背后都有故事。”
远处传来晚自习的铃声。顾承川望着李佳画的小太阳,突然发现它的光晕正好覆盖 “抢救失败” 四个字,像极了父亲临终前,胡同里老槐树筛下的、最后一缕照在怀表上的阳光。他的手指松开信封,任其飘落在地,怀表停摆的滴答声却在脑海里愈发清晰 —— 这是父亲去世后,怀表第一次停止走动,却让他听见了十七岁那年没敢哭出的呜咽,和十九岁此刻,胸腔里重新开始的、带着疼痛的心跳。
李佳蹲下身捡起档案,突然发现背面有行顾承川的小字:“第三十七次道歉,给三十七年前没机会出生的我”。她抬头时,正看见他望向急诊楼的方向,那里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极了父亲病历里,那些曾被忽略的、本可以改写命运的、微小的希望之光。
解剖室的门在身后再次推开时,顾承川摸了摸口袋里停摆的怀表。他知道,有些沉默比道歉更沉重,有些停摆比走动更需要勇气 —— 就像父亲的医疗事故,就像同学的恶作剧,就像他始终攥紧的、带着裂痕的怀表,终将在某把手术刀的起落间,让那些被冷冻在档案里的时光,重新长出带着体温的年轮。
喜欢医河长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医河长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