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搬运设备!"他抹了把脸上的血迹,"通知各阻击部队,我们得手了!"
早已等候多时的民兵和老百姓如潮水般涌来。县大队长王老栓带着两百多青壮年,两人一组地拆卸设备。妇女救国会主任李秀英领着妇女们送水送饭,照顾伤员。就连儿童团的孩子也来帮忙搬运小零件。
"陈团长,这台龙门吊太重了!"王老栓擦着汗喊道。
陈长安快步走过去,发现这是一台足有五吨重的重型设备。他略一思索:"拆解!把底座和立柱分开运!"
正当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时,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阳泉方向的鬼子突破丁团长第一道防线了!"
陈长安心头一紧:"还有多少设备没搬完?"
"至少还要两个小时!"
"通知丁伟,无论如何再坚持两小时!"陈长安抄起一挺轻机枪,"警卫排跟我来,去支援老丁!"
(6)生死阻击
在距离铁路三公里的山梁上,丁伟的28团正与日军一个大队激战。
"老丁!情况怎么样?"陈长安猫着腰跑到丁伟身边。
丁伟的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哑着嗓子说:"狗日的小鬼子疯了,连续冲锋了五次!老陈,设备搬得怎么样了?"
"还需要时间。"陈长安架起机枪,一个点射撂倒两个正在冲锋的鬼子,"我带人来帮你!"
战斗进入白热化。日军调来92式步兵炮,炮弹不断在阵地上爆炸。新三团的一个连几乎打光了,丁伟亲自带着警卫排顶了上去。
"老丁!李云龙派援兵来了!"陈长安突然指着远处喊道。只见山路上,孔捷的新三团正快速机动过来,很快在日军侧翼发起攻击。
三支部队合力之下,终于打退了日军的这次进攻。陈长安看了看表——七点整。
"报告!所有设备搬运完毕!"通讯兵带来了好消息。
丁伟长舒一口气:"总算没白忙活。"
(7)胜利转移
当日军增援部队终于突破重重阻击赶到黑石岭时,只看到一片狼藉的现场。翻倒的车厢还在冒烟,所有值钱的设备不翼而飞。带队的大佐气得拔出军刀,一刀劈在车厢上。
而在二十里外的山路上,一支绵延数里的运输队伍正缓缓向根据地前进。陈长安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回头看看那些用骡马驮运的宝贵设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团长,这下咱们兵工厂可要鸟枪换炮了!"赵刚兴奋地说。
陈长安点点头:"等这批设备安装好,月产五十门迫击炮不是问题。"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喊道:"通讯员!给总部发电:'礼物已收到,不日将回礼'!"
(8)军工腾飞
一个月后,扩建后的兵工厂焕然一新。崭新的厂房里,车床轰鸣,炉火熊熊。工人们正在加工第一批自制迫击炮的零部件。
陈长安亲自监督第一门炮的组装。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到位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试炮!"随着一声令下,这门标着"1941年1月造"的82毫米迫击炮发出怒吼,炮弹准确命中八百米外的目标。
"成功了!"工人们欢呼雀跃。
陈长安抚摸着还带着余温的炮管,对身边的赵刚说:"老赵,这只是开始。等我们的炮弹量产了,我要让鬼子的每一个炮楼都尝尝挨炸的滋味!"
夕阳西下,兵工厂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一颗军工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