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辰眼睑微抬。
目光落在面前灰头土脸的身影上,不由一怔:“梁参将?你这身打扮……倒是别具一格。”
梁浩拍了拍沾满铁屑的衣襟,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让大帅见笑了。”
此刻的他全然不似大夏军参将的模样。
粗布短打裹身,裸露的手臂被晒得黝黑发亮,倒像个逃荒的难民。
萧辰收敛神色,正色道:“你方才所言,何意?”
梁浩环顾四周,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帅,借一步说话。”
寨内已焕然一新。
梁浩显然对这里进行了精心改造,颇具中军大帐的威严气象。
萧辰在主座落座,示意梁浩入座:“说吧。”
梁浩略一低头,神色凝重道:“前些时日,末将派了几名心腹前往江州城探查,今早得到回报,江州义军似在集结兵力,随时可能起事!”
萧辰指尖轻敲桌面。
江州义军,应该就是蒋泉那伙人。
之前问过蒋泉什么时候动手,虽然他没给准话,但听那意思应该是快了。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大帅。”
梁浩继续道:“末将分析,江州义军此举,应该与赋税有关。”
见萧辰剑眉微挑,他解释道:“如今大御朝廷已开始征税,各县村百姓多不堪重负,民怨沸腾,更有数村已生暴乱。”
说着。
他起身给萧辰斟茶,复又坐下:“江州义军应该想借此良机,一则树立义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二则解决其物资匮乏之困。”
“攻占城池后,既可以加强防御,又能掌控物资命脉。”
萧辰浅啜清茶,微微颔首。
若非梁浩提醒,他差点把这茬忘了。
杨奇正之前的确提过征税的事情,只不过他最近事情太多,忽略了。
不过奇怪的是。
官府居然没来东沟村收税。
是漏了?
还是杨奇正那老狐狸另有打算?
沉吟片刻。
萧辰问道:“梁参将有何高见?”
梁浩压低声音:“末将以为,大夏军根基未稳,羽翼未丰,暂不宜卷入其中。”
他摩挲着茶盏,眼中精光闪烁:“不如按原计划剿匪扩军,待江州局势明朗再作定夺。”
话至此处。
梁浩眉头紧锁,忧色渐浓:“只是若袖手旁观,待其占据江州城,我们再想介入,恐怕就难了。”
不得不说。
梁浩的分析确实独到。
萧辰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摇头道:“他们就算要动手,目标也绝不会是江州城!”
“为何?”梁浩不解。
江州城作为北凉四大城池之一,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若能拿下此城,义军便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以江州为根基,逐步蚕食周边,最终甚至可能全据北凉,挥师南下。
如此良机,若换作是他,必会直取江州!
萧辰目光如炬,仿佛看透了梁浩的心思,淡淡道:“你方才也说了,江州义军物资匮乏,贸然攻打江州城,极易陷入持久战,最终被活活耗死。”
他顿了顿:“别忘了,大御朝廷尚未倾覆,北凉各地官府仍有实力,只要上层不蠢,就绝不会坐视江州沦陷。”
他对蒋泉背后的义军有所了解。
即便人数占优,在没有充足的资金以及物资情况下,短期内也难以攻下江州城。
更何况。
醉仙楼总楼就在城中,同样也是一方豪强。
杨奇正能肃清平安县衙的蛀虫,多半是借了醉仙楼之力。
若义军攻城,醉仙楼岂会袖手旁观?
梁浩恍然大悟:“那依大帅之见,他们的目标是……”
萧辰嘴角微翘:“具体是哪儿我说不准,但八成是就近的县城。”
县城虽不及州城繁华,却也能暂作根基。
况且县乡百姓受压迫更甚,义军入驻更易赢得民心。
“就按你说的,我们暂不掺和,先壮大自身。”
萧辰拍板,叮嘱道:“让探子继续盯着江州那边,有情况,第一时间回禀!”
梁浩点头领命。
正要退下,却听萧辰又道:“去把刘铁匠叫来。”
待梁浩离去。
萧辰靠坐在椅背上,双臂环抱,陷入沉思。
江州义军一动,其他义军是否也会闻风而起?
乱局之中,大夏军能否安稳发展?
还有杨奇正……
为何偏偏放过东沟村?是因为自己?
萧辰闭目凝神,指节抵住眉心,百思不得其解。
“大帅。”
梁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身后跟着风尘仆仆的刘铁钢。
刘铁钢一身粗布短打,结实的肌肉线条隐约可见。
额头上挂着汗珠,衣服却只是微湿,显然是匆忙套上就来见他的。
“坐。”
萧辰示意二人落座,目光灼灼的看向刘铁钢:“兵甲打造的怎么样了?”
刘铁钢那张憨厚的脸庞泛着油光。
汗水顺着焦糖色的脖颈滑落,眼中却满是兴奋的光芒:“回大帅,属下已经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山文甲,不过后来又拆解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