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意识信标
刀刃刺入胸口的瞬间,林蔚突然回到了量子实验室。她低头看着完好无损的白大褂,右手还紧紧攥着金属立方体,而控制室的场景像被擦除的全息投影般消失了。小熵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检测到意识层面的坍缩规避,建议立即进行神经稳定性检查。"
她顾不上检查,将立方体接入主服务器,发现里面存储着37个不同版本的求救信号,每个信号的发送者都是她自己,来自不同的时间线。当播放第19号信号时,她听见自己带着哭腔的声音:"陈默在第七次坍缩时变成了观测体,现在他的意识被困在量子信标里,只有你能看见他......"
信号突然中断,屏幕上跳出个弹框:"是否接收来自坍缩体2号的记忆碎片?" 点击确认后,无数画面涌入脑海——陈默在火星基地反复写着她的名字,用血液在舱壁画出莫比乌斯环;另一个时间线的她正在拆解自己的量子芯片,发现里面刻着"LW=CM=0"的等式;还有个场景,所有殖民地的坐标连起来,正好是她第一次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波形图。
当她准备分析这些碎片时,空间站的重力系统突然彻底失效,所有设备开始逆时针旋转,而在旋转的星云中,她看见陈默的身影正从无数个舷窗中同时注视着她,每个身影的左胸编号都在0和7之间不断切换。
第十二集:坍缩方程
林蔚在失重中抓住量子解析台,用纳米笔在空气中书写坍缩方程。当她将"观测者意识"作为变量代入时,整个实验室的全息屏突然亮起,显示出所有时间线的叠加态——那是个由无数莫比乌斯环构成的宇宙,每个环上都标注着殖民地的坐标和时间戳。
"小熵,计算所有环的交点。"她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颤抖,AI沉默了整整30秒,这是自它启用以来最长的延迟。当结果出现时,林蔚差点掉进数据漩涡——所有时间线的交点,正是她第一次接收到异常信号的那个瞬间,2045年4月23日03:14。
更惊人的是,交点处的量子态显示,当时的信号接收者不仅是她,还有七个不同版本的自己,她们同时存在于空间站的不同位置,有的在写遗书,有的在调试武器,有的......正在组装和她手中相同的金属立方体。
她在数据中发现了陈默的意识轨迹,像道在各个环之间跳跃的光弧,每次跳跃都会留下一串数字:7, 0, 22, 1420......正是她芯片上的序列。当数字走到1420时,光弧突然分裂成两束,一束指向地球,另一束......指向了不存在于任何星图的坐标。
就在她准备追踪那束光时,空间站的警报突然转为刺耳的长鸣,小熵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检测到第1420次观测者坍缩,林蔚博士,您的生物芯片即将......" 话音未落,所有屏幕同时黑屏,只有金属立方体在她手中发出蜂鸣,显示倒计时:00:00:01。
第十三集:时间重置
白光闪过,林蔚发现自己躺在空间站的医疗舱里,手腕上的输液管正在输送淡蓝色的液体。她扯掉传感器,在墙壁的倒影中看见自己的左腕静脉处没有任何芯片痕迹,而时间显示为2045年4月23日03:00,正是她第一次接收信号的半小时前。
"您终于醒了,林博士。"护士的声音带着机械感,"总署刚刚发来通知,火星开拓者号即将进入通讯盲区,建议您和陈舰长进行最后一次通话。"
她冲向控制室,心跳得比量子钟还快。通讯频道里,陈默的影像带着轻微的量子延迟,他穿着崭新的太空服,左胸编号"CM-7"刺绣鲜亮:"蔚,等我回来,我们去青海湖看星空,就像第一次约会那样。"
她想告诉他即将发生的一切,却发现喉咙像被量子胶封住。陈默的影像突然闪烁,声音变得含混:"记住......当你听见自己的声音时,那不是未来,是另一个正在坍缩的你......"
画面消失的瞬间,1420MHz频段的蜂鸣器再次响起,这次的信号清晰得可怕,是她自己的哭声,混着电流杂音重复着:"别让陈默启动信标!别让他成为第一个坍缩体!"
林蔚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发现掌心不知何时出现了用火星文写的字:"第1420次重置开始,这次记得检查气闸舱的应急日志,第7页藏着所有时间线的钥匙。"
第十四集:日志密码
气闸舱的应急日志被锁在量子加密柜里,林蔚输入自己的生日、结婚纪念日都不对,直到她想起掌心的"7",尝试输入"0707"——锁开了。泛黄的纸页上,第7页用隐形墨水写着:"每个时间线都有七个坍缩节点,对应陈默的七个太空服编号,当编号归零时,观测者将成为信标。"
她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夹着张照片:陈默站在七个不同编号的太空服前,从CM-1到CM-7,而编号CM-0的太空服挂在最边上,面罩里凝结着冰晶,像具早已死去的躯体。照片背后写着:"当你看到这个时,我已经进行了7次意识转移,每次都会忘记些什么,但记得要保护好LW-0,那是唯一能跳出闭环的钥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