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蔓蔓恋恋不舍地望向裴瑜,咬了咬唇,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裴瑜,你什么时候去北大报到呀?”
“明天就到报名时间了。”裴瑜正低头收拾小桌板上的东西,将空姐们赠送的梳子、手提包、飞机模型、记事簿、钥匙扣、折扇等纪念品有条不紊地放进行李箱中。
其他乘客得到的纪念品都没有她多。不知道为什么,空姐们都喜欢瞒着同事,偷偷塞小礼物给她。盛情难却,这些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小玩意而已,她也就收下了。
“那你今晚住在哪呢?”纪蔓蔓追问。
裴瑜的手指扣上行李箱的拉链,思考了片刻后说:“先去学校看看能不能提前入住宿舍。如果不行,就在附近的招待所住一晚吧。”
“这样呀……”纪蔓蔓点点头,眼珠一转,突然灵光一闪,语气变得雀跃起来。
“其实,北语离北大挺近的。要是你没地方住,可以来找我,我可以直接住进学校宿舍,随时欢迎你过来!”她说到最后,声音里带着几分热切。
“蔓蔓,你在磨蹭什么?我们该走了!”不远处,纪蔓蔓的母亲已经收拾好东西,站在过道上,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催促道。
纪蔓蔓撇了撇嘴,极不情愿地回到母亲身边。
但她还是忍不住边走边回头,朝裴瑜用力挥手:“裴瑜,我走啦!记得哦,我在北语读大一,学英语专业,叫纪蔓蔓!你随时可以来找我玩!”
她的嗓门有点大,引得周围几名乘客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她毫不在意,像是怕裴瑜一秒钟后就把她忘了。
“记住了。”裴瑜笑着朝她挥了挥手,看到纪蔓蔓那副热情洋溢的模样,心里不由得觉得这个小女孩真是社牛得可爱。
纪蔓蔓被母亲拉着走向舱门,脚步却慢吞吞的,头几乎扭成了90度,眼睛还黏在裴瑜身上。
直到走过连接通道,她还在伸长脖子朝后张望,直到裴瑜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人群中,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心里空落落的,像弄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似的。
纪蔓蔓跟在母亲身后,穿过拥挤的接机大厅,嘴里还在小声嘀咕:“妈,你说裴瑜是不是特别厉害?长得那么好看,还考上北大,拿到了奥数金牌,还坐飞机去学校报到……”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在回忆一个刚见过的明星。
“行了,别瞎想了,管人家干嘛?赶紧走,待会儿还得赶车去学校,你爸找了车在外面接我们,别让司机久等了。”母亲没好气地打断她,加快了脚步。
纪蔓蔓只好加快步伐跟上,但脑子里还是止不住地回想着裴瑜的模样。
裴瑜吃羊排时满足的表情,她提到成绩时毫不张扬的谦虚,她微笑时的温柔气质,还有她那句轻声的“记住了”,都像内参片里的画面一样在她脑海里循环播放。
另一边,裴瑜整理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确认行李箱里没有任何遗漏后,也站起身往舱门走去。
走出舱门的那一刻,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她精神一振,长舒了一口气。
取完托运的另一个行李,裴瑜拖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站在机场大厅中央,环顾四周。
接机大厅里人声鼎沸,各种举着牌子的人挤成一团,有的牌子上写着旅行社的名字,有的写着某某单位的接待信息,还有些是手写的个人姓名。
裴瑜的目光在这些牌子间扫了一圈又一圈,始终没有找到一块写着“北大新生接待”的牌子。
她攥着行李箱的拉杆站在原地,脸上依然保持着淡定的神情。
仔细想想,没看到“北大新生接待”的牌子其实也很正常。
在80年代,坐飞机去大学报到可不是什么常见的事。除了她这样的异类,几乎没有学生会选择如此奢侈的出行方式。
绝大多数新生都是挤在绿皮火车上,晃晃悠悠地从全国各地来到BJ,学校自然会把新生接待的重点放在那里,安排志愿者举着牌子,组织大巴,把一拨拨新学接往校园。
机场接待的多是出差的干部、商务人士,或者少数家境优渥的海外归国人员,哪会有人想到专门为新生安排接送?
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看裴瑜独自一人站在原地不动,走过来语气和善地问道:“小同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裴瑜回过神,抬头看向对方:“您好,我是来北大报到的新生,想知道在哪可以打车去学校……”
“北大?报到?”工作人员一愣,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惊讶地说,“坐飞机来上大学?小姑娘,家里条件不一般啊……学校接待站应该在火车站,大部分学生都是坐火车来的。”
裴瑜礼貌地笑了笑,没多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坐飞机。
工作人员也没再追问,见她一脸迷茫,便热心地指点道:“航站楼外的出租车收费太坑人了,主要是宰外国人的,而且要装满人才发车,大夏天的坐着不舒服。
你这样吧,先坐机场大巴到中关村,再转公交车,就能到北大东门。路不难找,座位宽敞,票价也便宜,几毛钱就够了。就算你到了地儿不想坐公交车,中关村那儿的出租车也比机场附近的坐着舒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