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感觉眼前的世界开始天旋地转,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摇晃,不知怎么回到的办公室。最终,我支撑不住,一头倒在了休息室的炕上,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可真是昏天黑地,等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外面的太阳已经西斜,一下午就这样快过去了。
醒来后的我百无聊赖,便决定出门走走,活动活动筋骨。于是,我晃晃悠悠地朝着路北的门市部走去。自从上次发生了那场关于暖水瓶价格的风波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踏进过任何柜台一步。
如今,门市部的工作人员已经有所轮换。新上任的文景林,竟然跟我来自同一个自强大队。我家住在一队,他家住在三队,他的父亲文殿才更是个经历丰富的人物,曾经多次担任大队书记一职,但也是几经起落,命运颇为波折。曾经在抗美援朝新兵入伍的训练当中,因为过度紧张,导致手榴弹没有甩出去,当场在手边爆炸,因而将一只手炸掉了。
按常理来说,文景林曾经做过民办教师,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应该算得上不错,在教育界应该大有前途。然而,在当时那种世俗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对供销社充满羡慕之情,认为那里才是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相比之下,教育行业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轻视。正因如此,文景林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教师这份职业,转而投身于供销社的工作之中。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永久供销部任职。但由于与部门经理侯玉树关系不睦,再加上账目不清等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开永久,调到了现在的中心社门市部,并负责经营鞋帽针织组。
此刻的我,脚步还有些虚浮,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栽栽愣愣的,象极了《西游记》电视剧里,喝醉酒正在漫步云端的孙悟空。
就在这时,我突然看到一个人从后面的仓库里急匆匆地往外搬着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文景林正在着急出货呢。
他一眼瞧见了我,立马扯着嗓子大喊起来:“喂,唐军长,看在咱们往日的情分上,这次你可一定要拉兄弟一把啊!”
听到这话,我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心里暗自嘀咕道:“这不是电影《南征北战》里面的经典台词嘛!只不过人家电影里是李军长呼叫张军长求救呢。”
不过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这个忙就算不想帮恐怕也推脱不掉呀。而且,就算不给我分配任务,总不能让我在供销社干闲着吧。
想到这里,我趁着酒劲,脚下生风般地赶去增援,一边小跑还一边大声吆喝着给自己加油鼓劲,有如神助般地帮他出完货,差不多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有路过看见的职工,他们多数都会喊几声给我加油,当然也有人当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睁大眼睛不敢相信这是我在脱胎换骨。说来这酒醉的很奇怪,摇摇晃晃的时候上阵,竟然没耽误干活,效率比不喝酒的时候还要高。
这座仓库的前身其实就是三间普通的民房。其中,文景林和百货组的沈雅文共同使用中间的那一间,而这间屋子原本是作为厨房来用的。外面房门的钥匙他们两个人各自都有一把。所以有时候,当他们俩中的一人打开门进去取货时,另一个人也会趁机跟着一起进去拿自己需要的货物。
然而,恰恰就是这样看似平常、不可避免的操作流程,最终竟然引发了一场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且极具轰动效应的大事件。
经过我们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之后,文景林随手把钥匙递给我,示意让我去把仓库的门锁上。
当时他并没有特意提醒我里面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于是我就这样晕乎乎地带着一身酒气朝门口走去。说来也巧,这会儿我突然感觉肚子有点闹腾,好像是内急了。
突然间,我的耳朵捕捉到从东边屋子传来的说话声。毫无疑问,那是一男一女正在交谈着什么。凭借直觉,我立刻判断出其中那位女性正是沈雅文。至于另一个男人究竟是谁呢?这让我不禁心生好奇。
仔细回想起来,沈雅文进入那间屋子已经有好一会儿时间了,可为何迟迟不见她走出来呢?而那个男子,则象是后来才进入房间的。那么问题来了,沈雅文为什么会选择前往东边那间房子呢?难道说她除了常见的那些地方之外,竟然还拥有一间隐秘的库房不成?
说起沈雅文这位少妇,不得不提她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韵味。尤其是那双被称为“凤凰目”的眼睛,虽然不算特别大,但与人交流时目光总是四处游离不定,仿佛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甜意,让人感觉她天生就是一副笑脸相迎的模样。
有关沈雅文的传闻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啊!其中有一个传闻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据说她曾经跟门市部经理大白天的就在炕上翻滚打闹起来。哎呀呀,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也太夸张了些吧?要知道,我们所在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公家单位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