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妹子的女儿悠悠来得最晚,可这小家伙古灵精怪的,一下子就成了家里的开心果。母亲为了哄悠悠,把自己年轻时的旧故事都翻了出来,讲得绘声绘色。“从前啊,姥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母亲慢悠悠地开口,悠悠则睁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听得入神,还时不时冷不丁冒出些古灵精怪的问题,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后院虽小,却承载了太多的生活片段。三妹子一家暂住时,在后院角落搭了个简易的晾衣架,没多久,花花绿绿的衣服挂满了晾衣绳,在微风里轻轻摆动,像是一面面五彩斑斓的旗帜。三弟家来借住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了张掉漆的旧桌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饭菜冒着热气,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谈天说地,分享着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随着时间无情流逝,那棵冲着房门生长的柳树越发粗壮,枝叶也愈发繁茂。它就像一个沉默又忠诚的见证者,静静看着家里发生的一切。有一个深夜,银白的月光如水般洒在柳树上,树影透过窗户,映在屋内的墙壁上,张牙舞爪的,像极了恐怖故事里的怪物。正在睡觉的小虎被这影子吓得哇哇大哭,小脸皱成一团,眼泪止不住地流。母亲听到哭声,赶忙从隔壁房间小跑过来,一把将小虎搂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轻声安慰:“宝宝别怕,那不过是树的影子,奶奶在这儿呢,什么都不用怕……”
还有一回,萌萌像往常一样在柳树下画画,画着画着,她突然惊恐地瞪大双眼,发现画里的柳树好像自己动了起来,树枝扭曲着,仿佛要从画里钻出来。萌萌吓得手一哆嗦,画笔“啪嗒”掉在地上。母亲听到动静,急忙从屋里出来,走到萌萌身边,弯腰捡起画笔,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傻孩子,是你的想象力太丰富啦,这树啊,一直都是陪着你们长大的好朋友呢……”
在这小小的房子里,在这棵柳树的默默陪伴下,母亲的晚年因为这些孩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成了我们日后回忆里最温暖、最独特的片段,每当想起,心里就泛起一阵温柔的涟漪 。
在那个宁静的自强前屯里,玉珍一家的生活如潺潺溪流,平缓而温馨。大儿子结婚的那天,鞭炮声响彻整个村子,玉珍忙前忙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心里却也隐隐有些失落。她知道,孩子大了,就像羽翼渐丰的小鸟,总归是要飞向自己的天空。果不其然,婚后没多久,小两口便在万丰镇边上租了个小房子。那房子虽不大,却充满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憧憬,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家就这样诞生了。
玉珍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儿子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神。她明白这是人生的必然,可心里那空落落的感觉,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她回到屋内,看着大儿子曾经住过的房间,那些熟悉的物件,仿佛还留存着孩子的气息,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没两年,大儿媳怀孕的消息传来,玉珍满心欢喜,感觉生活一下子又有了新的盼头。从那以后,她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满心期待着小生命的降临。终于,孙子出生了,当那粉嫩的小模样映入眼帘,玉珍的心都化了,她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奶奶。
孩子稍大些,大儿子两口子为了生计忙碌奔波,玉珍心疼儿子儿媳,便把孙子接到了自强前屯。自强前屯的日子,因为孙子的到来变得热热闹闹。每天清晨,玉珍就带着孙子在屯子里转悠,屯子里的乡亲们看到他们,都会笑着打招呼。玉珍满脸笑意,逢人便夸自家孙子聪明,那自豪的神情,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幸福。
为了给孙子买些小零食、小玩具,玉珍往万丰镇去的次数更多了。万丰镇的集市上,总能看到她拉着孙子的手,仔细挑选东西的身影。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玉珍穿梭在人群中,眼睛紧紧盯着摊位上的小物件,为孙子挑选最心仪的玩具。有时买了个小拨浪鼓,孙子拿在手里摇得咯咯直笑,玉珍看着,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那笑容里满是慈爱与满足。
这边忙着照顾孙子,那边二儿子又传来消息。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山东任教,还在那里结了婚。玉珍本想着,这下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自己也能松口气了,可没多久,二儿媳也怀孕了。玉珍心里惦记着,一刻也坐不住,简单收拾了行李,便踏上了前往山东的火车。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玉珍终于到了山东。这里的一切和自强前屯大不一样,周围的人说着听不懂的方言,饭菜的口味也和东北老家相差甚远。可玉珍顾不上这些,她满心满眼都是二儿子家的孩子。每天天还没亮,玉珍就起床给孩子换尿布、喂奶粉,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哭了,她比谁都着急,又是哄又是逗;孩子笑了,她能跟着乐一整天,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那一瞬间消散。
等二孙子稍微大些,玉珍便回到了东北。这次回来,她没再回自强前屯,而是搬到了宝东县,纪万林开始到工厂打工。宝东县的工厂里,多了一个勤劳的身影。每天清晨,玉珍和丈夫迎着晨曦出门,傍晚伴着夕阳回家。两口子想着,自己还能干得动,多挣点钱,以后也能帮衬帮衬儿子们。工厂的工作并不轻松,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玉珍却从不抱怨,她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只为了能给儿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