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小龙感到恐惧的是,附近另一家民宿发生了煤烟子中毒事件。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烧炉子取暖本是为了抵御严寒,却不想酿成了悲剧。一个学生中毒后被紧急送往中医院看病,而另一个情况严重的,连医院都没到,爬到半路就没了气息。这件事在宝东传得沸沸扬扬,小龙每次路过那家民宿,都忍不住加快脚步,后背直冒冷汗。
小龙实在不敢再在这住下去了,权衡再三,他决定到我家暂时住下。大姐得知后,隔三岔五就往我家拿各种吃的,说是给小龙当口粮。那些吃的里,藏着大姐满满的心疼和对我的感激。
晓刚也吓跑了,直接跑到纪柏林家住,也是住了不久就重新找了宿舍,老弟去看他的时候正赶上中午饭时间。那家主人让老弟吃饭,老弟坐在那里说不吃,后来晓刚不太好意思,就提醒老弟离开,于是老弟就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龙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婚总得有个住处,他又开始了租房的生活。没想到,这次他竟然租到了我岳母家里。兜兜转转,生活好像总有着奇妙的联系。
租了几次房后,大姐心疼儿子,想着给他买个房子安个家。我得知柳老师有套房子打算出售,觉得位置、价格都还合适,就赶忙给小龙牵线搭桥。小龙跟着我去看房,看完后他说还可以,我满心欢喜,以为这事儿十拿九稳了。
可谁知,从那之后就没了回音。等了好几天,我给小龙打电话询问,他却支支吾吾地说不想买了。柳老师那边还眼巴巴地等着消息,我一听就急了。一方面是觉得小龙做事太不靠谱,另一方面也觉得在柳老师面前失了面子,毕竟柳老师还在帮我找工作。我一气之下,放话说这房子他非要不可。可最终,柳老师还是把房子卖给了别人。
后来,小龙还是买了房子,可没过多久又卖掉了。他爱人做买卖也一直不顺,投入不少却不见挣钱。日子在柴米油盐和生活的压力中慢慢流逝,最终,两人还是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大姐每每提起小龙的事,总是忍不住叹气。好在她的大女儿和小女儿生活平顺,没让她多操心。可小龙的经历,就像一根刺,时不时扎得大姐心里隐隐作痛。而那些关于租房、买房、婚姻的故事,也成了我们茶余饭后,带着些许无奈和感慨的谈资。
辞职后的小龙,生活似乎并没有如他所愿地一帆风顺。他尝试过开出租车,但这段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改变。婚姻的不顺更是让他感到沮丧和无助,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希望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外打工的日子里,小龙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都让他感到无比疲惫。尽管他努力工作,但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就在小龙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命运却给他带来了一丝转机。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认定了晓光,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晓光的出现,让小龙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与晓光在一起后,小龙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希望。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慢慢地,小龙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逐渐增加,家庭生活也变得幸福美满起来。
我母亲搬到后院后,我也渐渐熟悉了她家周边的邻居,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西院的王老二。
初见王老二时,他坐在轮椅上,手中拿着木工工具,专注地雕刻着手中的木头。他面容清瘦,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听周围人说,王老二是童子命,命运对他似乎格外不公。小时候,他的母亲是一名护士,在他身上做肌肉针实验时,不慎扎到了坐骨神经,从此下肢瘫痪。这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然而,王老二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坐在轮椅上学起了木工活,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手艺,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木制品。后来,他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外人看来,他持有残疾证,能享受生活上的照顾,父母的养老金也颇为可观,完全可以在家安享清福。
可王老二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他开起了残疾人手动出租车。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户时,他便早早地出门,穿梭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夜色降临,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归来。我常常纳闷,放着安稳日子不过,为何要如此拼命?
直到有一天,在与邻居的闲聊中,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他父母虽有丰厚的养老金,但都在世而且生活节俭,财产的分配并不会那么快落实到位。“谁有不如自己有”,这句古训在王老二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深知,依靠父母终非长久之计,想要改变现状,只能靠自己拼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老二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然而,命运再次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后来,王老二一家搬到了宝东,长期的劳累过度,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某一天,毫无征兆地,他突然离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