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顿兵于坚城之下,大将军又重兵击之,一败之下,几月之内,不可复振。”
“如此就有机会,平定云贵,振师而东,与东虏相持江上了。”
“置于战与不战,却要看当时的情况了。不过,到时候我方就有可战,可不战的自由了。”
张轩听了张质的话,说道:“好久没有听到大兄如此精辟的分析了。”
人都是被锻炼出来的,张质在遇见张轩之前,不过在山西当过一任知县而已。后先从罗汝才,做罗汝才长史,又为大夏内阁学士。看上去不显山不漏水的,但一直在大夏权力中心。
这数年下来,对他的磨砺非常之深。
已经有几分名臣的风范了。
张质这一番话,张轩心中也有模模糊糊的认识,但是总结出来,却有一点欠妥。但是听张质这么一说,如同拨云见日,对将来做什么,立即清楚明了了。
张质说道:“大将军谬赞了。”
张轩说道:“不过,郑成功也不是傻子。他又怎么肯为我火中取栗?他既然存了其他心思,恐怕是我们不出兵,他也不会出兵的。”
张质说道:“形式有所不同。大将军坐拥五省之地,兵力雄厚,对东虏固然处于下风,但是只要守住了,也足以立国了。”
“但是郑氏不同。”
“区区福建之地,不足以为根基,非具有江南浙江一带,才足有称一方诸侯。”
“如果郑芝龙在,能沉得住气,不过郑成功年轻气盛。又内有掣肘,他的心思,恐怕要比大将军想的急。动作要更快。”
张轩心中暗道:“内有掣肘,不应该是行动不畅?”
他忽然想起了柴荣。
柴荣也是在内外掣肘之下,御驾亲征才有高平大捷,确立自己的权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郑成功与柴荣的秉性相似。都是刚强,不可服软的人。
不遇见阻力,或许还能按部就班,越是遇见阻力,恐怕非要压过他们不可。
这行动反而会更快了。
张轩问道:“不过,即便如此,郑成功恐怕也不会不见好处,不下手吧。”
张质说道:“这好处,我给不了,就要看大将军怎么给了。”
张轩听了,沉默起来了,轻轻的用手指敲着桌子,心中暗暗思量,什么样的好处,才能让郑成功为他所用?
纵然是郑成功心中有这想法,但是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他未必不会放水。
张轩想着想着忽然想起最近劝进之事,心中顿时一亮。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明末求生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