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台湾开府
“臣遵旨。”
郑成功在赤嵌城中最中间的教堂之中,恭恭敬敬的摆上香案,接旨。
见郑成功接下了圣旨,张家玉这才松了一口气。
为了这一次顺顺利利的,张家玉亲自过来,与郑成功寒暄了几句,说道:“王爷,这边说话。”
“请。”郑成功一伸手请张家玉进入教堂之中。
张家玉看着这高大的西式建筑,特别是最上面高高的穹庐,以及耶稣像,微微一笑说道:“这泰西建筑,还别有一分风味。”
郑成功微微示意,让守卫都去出去了,连大门也关上来,十字架前,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可惜,虽然不错,却不能留了。”郑成功说道。
张家玉微微一笑,说道:“不错,还是本朝的样式为上。毕竟郑家在这里恐怕要带好长一段时间了。”
郑成功哪里不知道张家玉所言何意,不就是将这里封给郑家了,恐怕将来提起郑家不是南安郑家,而是台湾郑家了,就好像是云南沐氏一般无二。
郑成功围攻赤嵌城一月有余,在强大的火力攻势之下,终于拿下了赤嵌城城墙,荷兰人见局势明确之后,也就通过何斌为中间人,向郑成功投降了。
所以这赤嵌城除却城墙有些损坏之外,其他建筑都完好无损,荷兰人几十年的经营都到了郑成功的手中。
只是郑成功却不准备留下来了。
无他,郑家既然想久镇台湾,就好像驱除荷兰人的影响,荷兰人在台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传播天主教,并建立学校,传播荷兰人文字。
也是有相当一批人拥护的,有汉人,也有土着。
土着倒是好说,毕竟郑氏代替荷兰人成为台湾霸主,在土着部落之间,几乎是一场改朝换代,支持荷兰人的土着部落,即便不被赶尽杀绝,也相差无几了。
但是一些汉人就不好办了。
毕竟郑成功需要久镇台湾,汉人数量是最为重要的,故而不能用杀来解决问题。必须拆除台湾一切西式建筑,重整华夏之风,将影响力与话语权从天主教手中夺过来。
倒不是郑成功有什么极端的思想,其实郑家的思想从郑芝龙开始都很开明的,比如郑芝龙其实也信过基督,甚至还有一个洋名,叫尼古拉斯。
但是矫枉必先过正。
这也是古来的经验,古代灭一国,必迁其社稷,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天主教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荷兰人的社稷。
这一点,读过诗书的人大抵都一个做法,反而在内地天主教却不受限制,比如而今南京就有教堂,也没有见张轩怎么样。
郑成功微微一叹,似乎想起了安平城,他郑家在南安乡下的院子,几乎要比南安县城要大了,本以为郑家要世世代代的扎根于故乡,却不出了而今这个局面。
张家玉轻轻咳嗽一声,说道:“王爷,陛下之意,王爷也明白了。不知道王爷有什么话,要下官禀报陛下。”
郑成功说道:“皇恩浩荡,臣不胜感激,陛下想要的人,臣必定细细挑选一个送去澳门。从此我郑家海上生意该做的,不该做的不做,定然遵守朝廷法度。”
张家玉见郑成功如此通情达理,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说道:“王爷如此想,就对了。王爷乃是大夏勋贵,将来坐镇天南,世袭罔顾,如云南沐氏于前朝,子孙与皇室联姻,这是万年之富贵,王爷当知道,当今圣上并非不能容人之辈,如此做,方是要保全郑家之举,而且钱财之物,于郑家是什么要紧的东西吗?”
“张大人知我,钱财于我郑家,不过浮云而已。”郑成功微微一笑,随即与张家玉送了出来。
两人交谈深欢,好像亲密无间一样。
只是彼此离开之后,张家玉在张家珍面前脸色一下子变的难看起来。
“大哥,你这是为何?难道刚刚的差事办的不顺利吗?”张家珍说道。
“不。”张家玉说道:“太顺利了。”
张家珍虽然从武,但是毕竟是世家子弟出身,听张家玉这么一说,顿时心中一动,说道:“难道其中有蹊跷不成?”
“不知道。”张家玉说道:“这位闽王,一点不让先闽王,可谓心如不测之渊,我是一点也没有看出他的心思。不过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郑家不是纯臣。”
张家珍听了,却微微一笑,说道;“大哥,我看你就有一点不对了。闽王没有一点心机,那就被人玩死了。总不能因为你看不出别人的心思,就觉得他们是不好人吧。”
张家玉看了张家珍一眼,本想教育张家珍一番,但是心中一动,暗道:“我这弟弟,在行军打仗上有些本事,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明白的好。”
有什么不怕直心思,就怕半瓶水晃荡,看似懂了,实际上没有懂,这才最害人命。
“也是。”张家玉说道:“你回去之后,立即收拢部队,将营盘交给台湾知府陈大人,回师了,这仗打不下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