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上车时间早,到家后才下午七点。
王鹏和王晓东大包小包拿回到家里,让蔡光美和王晓东既生气又欢喜。
生气的是这两小子,说走就走,几乎是不告而别。高兴的是安全回来,浑身洋溢着喜气,看来收获不小。
在两口子的一再追问下,王鹏才给他们讲了实话。
俩人一听,王鹏竟然在津城买了两座小洋楼,蔡光美就不淡定了。
“小鹏,你哪来的那么多钱,该不是卖教辅挣的吧?”
“姑,就是卖教辅挣的。
你还别说,在省城我也想买院子,你们可以帮我多留点儿心。”
“小鹏,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姑姑,一是闹市区的门面房,二是市区的老四合院,像钟楼街、府西府东街、柳巷、广场周围的房子都可以。”
“行吧,对机会我给你留心着点儿。”
“姑姑,买这些房子最近机会很多,好多人像出国留学,或者移民,都急着想卖房,这些人家底都是比较厚的,手里的房子肯定差不到哪去,都值得买。再过几年,资源越来越短缺就不好买了。”
王鹏说的意思是让蔡光美也瞅机会买一套,奈何她没有听懂。
“好吧,我知道了。”
大家吃过晚饭后,忙乎了一天,王鹏和王晓东也累了,早早就休息了。
第二天起来,家里仍然只剩下他们两人。
吃过早饭后,王晓东便和王鹏一起相跟着向蔡晓华家走去。
他们知道蔡晓华回来了,而且蔡晓华也知道王鹏到市里来了。
在街上给蔡光启买了点儿烟酒用挎包拎着,走了没多长时间就到了蔡晓华家。
“姐,看来一学期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好,红光满面的。”王鹏一见蔡晓华就调侃道。
“再过的美,也没有你过得美,现在都已经混成土豪了。”蔡晓华也反唇调侃道。
“离土豪还有点儿远,还需努力。”王鹏臭屁道。
两人打了一会儿机锋,才认真地坐了下来说起了正事。
“姐,你那个国际贸易专业怎么样?”
“学习来十分的吃力,尤其是外语,原来的底子太薄了,累死我了。”
“那你参加补习班了吗?”
“不参加补习班怎么能行,好在同学们都是一样的水平,学校也比较重视,学习的压力才没有那么大。”
“哪你努力吧,等你分派道外贸部门,我们将来做外贸也算是朝中有人了。”
“小鹏,你倒是想的美。”
过了一会儿,王鹏又说道,“蔡叔中午回来吗?”
“应该回来,昨天还念叨你来,说你对国家的发展形势预估的比较准,想和你好好聊聊呢。”
“那好,我等他回来。”
“晓东,你们学校情况怎么样?”蔡晓华有转身问王晓东道。
“姐,和你们差不多,关键也在外语。”
“你们数学专业队,外语要求也这么严?”
“现在不管什么专业都是在讲外语,都是削尖脑袋奔着出国去的。”
“晓东,你想出国?”
“是的,我想在研究生阶段出国去修计算机专业。”
“噢,听起来你好有志向哟!”蔡晓华夸张地喊了一句。
“没有办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三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贫了一上午,直到下班了以后,蔡晓华的妈妈回来,蔡晓华才帮妈妈一起去开始炒菜。
蔡光启没多久也回来了,立即拉着王鹏就坐到沙发上聊了起来。
“小鹏,你给叔叔说说,改革开发以后对供销社的冲击会有多大?”
王鹏呵呵一笑,“蔡叔,改革开放以后,可能冲击最大的就是你们供销社。”
“怎么,按你说改革就改我们供销社了?”
“那倒不是,关键是你们供销社关系到了民生,改革开放首先改的就是民生。
你们管的、控制着的渠道、市场优势以后恐怕就没有了,对你们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小鹏你详细给我说说看。”
“好的,蔡叔你听我说。
改革首先改的就是民生,原来的那些统购统销政策,包括整个供销系统控制着的采购渠道和销售市场将全面放开。、
各种势力和资本进入这些渠道和市场后,就会不再依赖供销系统原来的渠道和市场,重新建立自己的供销机制。
这样就会冲击,甚至打破原有的市场机制,造成供销系统的萧条,甚至混乱。
记住,我所说的这个混乱,不是市场的混乱,是你们供销系统的混乱。具体的表现就是,有的人茫无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思想混乱、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地等靠要。
这个十分的可怕,如果是这样,用不了几年的工夫,供销系统的产业就会倒闭,供销系统的资产就会缩水,供销系统的人员就会下岗。”
“按你说的就是真的狼来了呗。”
“是的,这头狼对供销系统来说是考验,对全国私营经济者来说就是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