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的侵扰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犬戎军队势如破竹,迅速攻破了宗周镐京。周幽王和伯服在战乱中被杀,镐京被洗劫一空,成为一片废墟。这场战争不仅让西周王朝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也让周平王不得不面对一个残破不堪的局面。
周平王即位后,犬戎的威胁依然存在。为了躲避犬戎的侵扰,周平王不得不做出东迁洛邑的决定。这一举措虽然暂时缓解了周王室与犬戎的直接冲突,但也标志着西周的结束和东周的开始,周王室的权威从此一落千丈,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时期。
二、周平王的生平经历
1.早年太子生涯
周平王姬宜臼,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他身为周幽王的嫡长子,其母申后乃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凭借着正统的出身,姬宜臼早早便被立为太子,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地位。
在成为太子的那段时光里,姬宜臼接受着最顶级的教育和培养。他学习着周礼、乐舞、射御等知识和技能,身边围绕着当时最有学问的老师和贤能之士。他生活在奢华的宫殿之中,衣食住行皆为上乘,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他参与各种宫廷仪式和政治活动,逐渐熟悉着王室的规矩和政治运作的方式,为将来继承王位做着准备。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随着褒姒的出现而到来。周幽王对褒姒宠爱有加,为了博美人欢心,不惜一切代价。褒姒入宫后,很快便在周幽王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姬宜臼和申后的地位则岌岌可危。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5年),周幽王做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废嫡立庶。他不顾宗法制度和大臣们的反对,废黜了申后的王后之位,同时也剥夺了姬宜臼的太子身份。取而代之的是,褒姒被立为王后,她所生的儿子姬伯服被立为太子。
这一决定对姬宜臼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从高高在上的太子瞬间沦为了被边缘化的人物,不仅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还面临着生命的威胁。据说,周幽王曾试图将姬宜臼置于死地,他把老虎放出来,想让老虎咬死姬宜臼。所幸姬宜臼胆识过人,他不但没有惊慌逃窜,反而大喝一声,吓住了老虎,才逃过一劫。
在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后,姬宜臼深知留在宫中已无容身之地。于是,他与母亲申后暗中商议,决定逃奔申国,寻求外祖父申侯的庇护。从此,姬宜臼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告别了曾经的太子生活,踏上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逃亡之路。
2.逃亡与申国庇护
周平王姬宜臼被废黜太子之位后,处境愈发凶险。周幽王对他心存猜忌,欲除之而后快,身边的危险如影随形。在这样的绝境之下,姬宜臼深知留在镐京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逃离才能保全性命。而申国,作为母亲申后的娘家,成为了他唯一的避难之所。
姬宜臼与母亲申后秘密谋划,趁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宫廷中的眼线和守卫。他们乔装打扮,一路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成功抵达申国。申国国君申侯是姬宜臼的外祖父,看到外孙狼狈的模样,心中既愤怒又心疼。愤怒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心疼外孙遭遇如此不公的待遇。
申侯对姬宜臼给予了全力的支持。他不仅为姬宜臼提供了安全的庇护场所,让他能够安心生活,还在政治上为他出谋划策。申侯深知周幽王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于是他积极联络其他诸侯国,试图为姬宜臼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申国的日子里,姬宜臼逐渐从逃亡的恐惧中恢复过来。他在申侯的教导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知识,为日后的复国大业做着准备。申国的百姓也对姬宜臼表示同情和支持,他们希望姬宜臼能够重新夺回王位,恢复西周的繁荣。
然而,周幽王的倒行逆施并没有停止。他的昏庸统治使得西周王朝的局势愈发混乱,诸侯们对他的不满也日益加剧。申侯看到时机成熟,决定联合鄫国和西夷犬戎,共同讨伐周幽王。公元前771年,三方联军向镐京发起了进攻。周幽王在骊山之下被杀,镐京被攻破,西周王朝至此灭亡。
申侯的这一行动,不仅为外孙姬宜臼报了仇,也为他登上王位铺平了道路。在申、鲁、许等诸侯国的拥立下,姬宜臼正式继位,成为了东周的第一位君主——周平王。
3.拥立继位与两王并立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鄫国、西夷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在骊山之下被杀,西周王朝宣告灭亡。在这动荡的局势中,申、鲁、许等诸侯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对正统的维护,决定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申国作为周平王母亲申后的娘家,与周平王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自然全力支持他登上王位。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在诸侯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其支持周平王有助于稳定局势,争取其他诸侯的认可。许国则是出于对周王室的忠诚和对局势的判断,加入了拥立周平王的阵营。这些诸侯国的联合行动,为周平王的继位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