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接到别山君书信的道教掌门虚无真人派出了百人道徒豪华团队西行西天。
真人一词来自于《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按照别山君指点创造的道教分为仙人,圣人,真人为三清。
仙人乃修身养性得道者,圣人乃参悟天地得道者,真人乃德高望重执教者。
所以,仙人是道教终极追求(比如天尊,帝尊,仙尊,星尊,元尊),圣人是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比如老子庄子),真人是道教世间执教者尊称。
真人之下是道长,方士,(可至各地建庙宣道,亦可称呼丈丈),道士,居士,修士,信士,信徒为七修。
道教出自道家,道家崇尚清修无为。
被别山君指导的道教宗旨乃劝导众生平等,化解人生苦难,修善于道求取解脱。
百人道教西行团由虚无真人座下大弟子虚空道长带领。
虚空道长本是周国王族,周国早已灭国,国破家亡万念俱灰的周国公子姬苍在接触到道教这个新生宗教后一头扎了进去,他跟着师傅虚无真人寻找生命之真谛。
当虚空听说西方天竺有更高深的宗教后,他欣然前往。
来到天竺,见到别山君书信中说的佛教及佛经后,他第一时间便开始了研读佛教。
当然,因为翻译的奇缺,不,简直是找不到能翻译佛经的人才,所以虚空花重金找到位不识中原字的中原奴隶,好在这中原奴隶能看懂梵文佛经。
于是,翻译用自己粗浅知识口译佛经,虚空记录整理佛经。
虚空道长接触的第一部佛经内容分为经,律,论(应该是后世的大藏经),他是释迦摩尼弟子整理成书,这和《道德经》与《论语》都由弟子记述成书一样。
圣贤述而不着,东西方竟然同理,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其后虚空又陆续记述整理数部佛教,让虚空和众道门第一次直视这个叫佛教的宗教与新兴的道教不同之处,甚至于佛教的可怕之处。
相比于新兴的道教,佛教对生死的研究透彻而深远,特别是其自下而上对于底层穷苦黔首的诱惑力,比道教这个自上而下关注贵族个人修养的宗教更有吸引力与扩散性。
特别是中原很少关注谈论的死亡,佛教佛经有系统性的因果论,轮回论,惩恶扬善论,为了恐吓世人,佛经竟然创造出十八层地狱模式。
中原文明对于死亡有三问,一是子路问孔子怎么样祭鬼神?
孔子答:连人都没伺候好,怎么祭鬼神。
子路又问:“那死了以后呢?”
孔子答:“连活着都没弄明白,你管死后做什么。”
孔子其实没回避死后这个问题,他只是希望先把生这个问题搞明白,死的意义永远是虚的。
其二问:
子贡曾经问孔子人死之后有没有知觉,孔子闭口不答,这个问题他如果说有知觉,其家人肯定悲痛欲绝,如果说没知觉,其家人肯定会潦草下葬,不要忘了,孔子的专业就是主持丧葬。
其三问:
庄子的发妻死了,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都哭的死去活来,庄子却敲着陶盘唱歌,弟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冷漠,庄子说我刚开始也难过,后来一想,生死如春秋,不过是另一场变化,她从无到有,又从有至无的走完这一生,我有什么好伤心难过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谁知道喜欢活着不是被蒙住了双眼,谁知道怕死不是因为忘了回家的路(子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子恶乎恶死之非若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同样面对死亡,佛陀也发问:怕死是不是执着于还没有过完这场戏?
佛陀自问自答: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生老病死本就是生命的过程,世人却怕父母还在,子女未长,心愿未了,怕的是角色还没有谢幕,台词还没有说完,其实众生被一根叫执着的无形绳子牵引往前,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因果牵引,生灭不息。
死时不舍,活时焦虑,不是生死有多可怕,而是放不下的太多,苦,空,无常,生即是苦,苦不是解脱,死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轮回的开场……
孔子活在当下,他认为活好了当下便不惧死亡,扮演好活着的角色(当儿子时尽孝,当臣子时尽忠)才能无悔此生。
庄子却告诫世人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人只是天地间一股气,气聚则成我,气散了则归于天地,生死不是黑白分明的两岸,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像昼夜,像四季,像风吹来又走。
客观比较东西方文明会发现,东方文明探究于生,天竺文明宣扬往生,东方文明是积极向上之文明,天竺文明是虚幻空泛之文明。
比如佛教,一直宣扬的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没具体描述,只是,佛教多有描述地狱之恐怖,你以为十八层地狱才是修罗场,不,佛经内的十八层地狱只是人道轮回,它还分六道轮回:天人,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所以,首陀罗算什么苦,不可接触之贱民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的苦是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你要不信佛,会被轮回至恶鬼畜生道。
好吧,虚空道长不由得愕然,这佛教哪里是宗教,简直是恐怖组织,他宣扬的教义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恐吓,这还怎么参考佛教教义,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我们高尚的道家怎么能做这样伤德失道之事。
于是虚空找到别山君述说自己的疑惑,别山君也愕然,他细细一想后世三大宗教还真的是恐吓式宗教,比如基督,你信我先去赎罪,不信我得不到救赎。
比如伊斯兰……(怕被封读者脑补),
这加上佛教鼓吹的因果轮回论,这宗教本质就是恐吓世人。
可道教道家自古是中原贵族之精神升华之道,它对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助益良多,但却一直走不进寻常百姓之心。
难不成沦落到后世去捉鬼赶尸,或者看风水镇妖宅不成。
喜欢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世家的上下三千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