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只是现在的两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粮食产量可能翻倍!
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数着米粒过冬了!
意味着当有人来征收各种赋税时,或许还能留下许多!
“曼丫头,你……你没哄俺们吧?”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激动得声音都发颤了。
黄曼曼微微一笑:“试试不就知道了?”
“先把地按我说的弄好,等谷子晒干入仓,我再教大家怎么育秧,怎么插秧!”
“前提是,这地,得先给我泡上十天半个月!”
“好!”
“干!”
“现在就干!”
再也没有人质疑了!
巨大的希望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个村民的心田。
刚才还围着谷堆小心翻晒的人们,立刻行动起来。
男人们扛起锄头、牵出自家那头瘦骨嶙峋的老黄牛套上犁,直奔自家田地。
女人们也没闲着,帮着清理田埂,准备引水。
一时间,整个杨家村的田野上,再次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泥土被翻开,带着湿气的稻茬被埋入地下。
水渠里的水被引到一块块田地里,很快,那些刚收割完的稻田,就变成了一片片水光粼粼的“镜面”。
黄曼曼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心中也不由得感叹。
这片土地,是真的好啊!
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也相对适宜。
不像她末世所在的基地,土壤早已板结硬化,水源更是需要净化循环,种植条件苛刻无比。
在这里,只要方法得当,一年两熟,三熟,好几熟,并非不可能!
这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片土地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
田地的事情安排下去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
晒谷子!
连续三天的大晴天,让铺满整个村子的稻谷都晒得差不多了。
金黄的谷粒抓在手里,嘎嘣脆响,还带着太阳的温度。
“可以收了!可以收了!”有经验的老农喊道。
于是,家家户户又开始忙碌起来。
用簸箕,用箩筐,小心翼翼地将晒干的谷子归拢起来。
可是……
问题来了!
谷子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
往年各家那几个勉强够用的粮囤、米缸、甚至破旧的瓦罐,此刻在堆积如山的稻谷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
“哎呀!这可咋整?”
“俺家那几个缸都装满了,这还剩下一大半呢!”
“是啊,俺家的箩筐也都塞满了,没地方放了啊!”
“总不能就这么堆在院子里吧?万一哪天下雨,或者招了老鼠……”
村民们看着自家那小山似的谷堆,喜悦中夹杂着浓浓的焦虑。
这幸福的烦恼,谁也没预料到!
黄曼曼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她家人口少,房子也小,除了她和黄翠莲、弟妹睡的屋子,就只有一个堆放杂物的狭小偏房。
显然,那点地方根本不够用!
看着杨富贵和杨来财也愁眉苦脸地看着自家那一大堆谷子,黄曼曼知道,这个问题必须立刻解决。
她走到院子中央,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乡亲们,粮食没地方放的问题,我有个法子。”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她。
“咱们可以把晒干的稻谷,直接堆放在一个单独的空房间里。”
“找一间不漏雨、相对干燥的屋子,靠着墙角,把谷子堆起来就行。”
“啊?直接堆屋里?”有人愣道,“不用东西装着?”
黄曼曼点头:“对,直接堆。但是!”
她加重了语气,表情严肃。
“堆放稻谷的房间,绝对!绝对不能住人!晚上睡觉更不行!”
“为什么啊?”一个半大小子好奇地问。
黄曼曼没有解释种子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导致窒息的科学原理,那太复杂,他们也听不懂。
她只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下了命令:
“没有为什么!这是规矩!谁家要是把人睡在堆了谷子的房间里,出了事,可别怪我没提醒!”
她眼神锐利地扫过众人。
“记住了,谷子是活物,会‘喘气’!跟人待一个屋里,会抢人的气!”
这个半迷信半恐吓的解释,反而让淳朴的村民们更容易接受。
“活物?”
“还会喘气抢人的气?”
“哎哟!那可不敢睡!”
“是啊是,怪吓人的!”
大家纷纷点头,把黄曼曼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不能睡人!绝对不能睡人!
好了,方法有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曼丫头,理是这个理,可……俺家实在没空屋子啊!”
“是啊,俺家三代人挤两间房,哪还有空屋子放粮食?”
“这可咋办?”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
部分人家,房子本就紧张,哪里腾得出一间“只放谷子不住人”的空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