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戎使者心怀不轨,表面上与大顺军队展开谈判,实则暗自寻找突破防线的机会。他们本以为新式火铳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凭借远超常规武器的射程,给顺军致命一击。然而,顺军很快便摸清了火铳的底细。当北戎士兵试图用火铳反击时,顺军的诸葛连弩率先发动攻击,密集的弩箭如暴雨般袭来,打得他们措手不及,根本没有机会使用火铳。北戎原本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就这样被顺军轻松化解,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
北戎将领拓跋雄年轻气盛,恃勇轻敌。前期他凭借先进武器一路攻城掠地,轻易突破顺军防线、拿下城池,却丝毫没有考虑后续的退路。如今顺军展开反攻,将其围困得水泄不通,他想要趁夜突围,却发现四周皆是顺军,外部援兵又毫无消息,彻底沦为了困兽。
顺军这边,在大王子程小雨的指挥下,应对得有条不紊。程小雨做了两手准备,和谈与战斗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外部援兵也随时待命。但程小雨对局势有着精准的判断,认为以目前的形势,无需动用援兵。战场上,顺军先是首战告捷,迅速将喜讯以快马加鞭的方式送往朝廷;紧接着,又巧用计谋,一把大火烧了北戎军营,打得敌军节节败退,狼狈退回朝歌。
随着顺军的接连胜利,前线的消息不断传回京城。不仅有捷报频传,北戎主动要求和谈的消息也让朝堂上下一片哗然。与此同时,长公主与大王子还送来了密信,详细阐述了他们对于和谈的想法:不仅要收回朝歌,还要让北戎割地赔款,以此彰显大顺国威,保障边境的长久安宁。
这一消息瞬间在朝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主战派大臣们纷纷站了出来,为首的是兵部尚书李正。他满脸涨红,情绪激动地说道:“陛下!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北戎已然是强弩之末。此时若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仅仅是收回朝歌,让他们割地赔款,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我们应当挥师北上,彻底将北戎势力赶出边境,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如此方能保我大顺边疆百年安稳!”
户部侍郎张平也附和道:“李尚书所言极是!战争虽耗费钱粮,但此时若轻易和谈,之前的投入岂不是白费?况且北戎狼子野心,今日和谈,难保他日不会再次进犯。倒不如一鼓作气,彻底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以绝后患!”
然而,保守派大臣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礼部尚书王渊缓缓站起身来,双手作揖,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和谈才是当下的上上之策。战争劳民伤财,百姓们已经饱受战乱之苦。如今北戎主动求和,我们正好借此机会休养生息。只要能收回失地,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又何必执着于赶尽杀绝呢?况且和谈成功后,双方互通商贸,还能促进经济发展,于国于民皆有好处。”
“王尚书此言差矣!”李正立刻反驳道,“北戎反复无常,和谈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若我们轻信他们,一旦他们恢复元气,必定会再次进犯,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王渊不慌不忙地回应:“李尚书莫要心急。我们可以在和谈条约中加入诸多限制条件,约束北戎的行为。再者,我大顺国力强盛,即便北戎日后有不轨之心,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之时,皇上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神色平静,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这场关于和战的争论,不仅关乎眼前的战局,更将深刻影响大顺未来的国运。
与此同时,皇上也没有忘记在战争中那些一毛不拔的贪官污吏。战争期间,国家急需钱粮支援前线,可这些贪官却丝毫没有捐款的意思,只顾着自己的私利。皇上早就掌握了他们的贪腐证据,如今借着战争损失,下定决心要从这些人身上找回补偿。
内务府大臣王福被查出私吞军饷、克扣物资。他平日里仗着自己在朝中有些势力,行事肆无忌惮。皇上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其革职查办,没收全部家产。王福的家奴们,有的被充军,前往边境抵御外敌;有的则被发配到偏远地区,做苦力赎罪。
还有工部侍郎孙德,在负责修建军事防御工事时偷工减料,导致工事质量堪忧,险些给前线将士带来灭顶之灾。皇上得知后,雷霆震怒,将孙德打入大牢,严查其贪污款项,并追究其同党责任。一时间,朝堂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肃贪风暴,那些平日里贪赃枉法的官员们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被查的就是自己。
在这场朝堂风云中,和战之争与肃贪行动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大顺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变革之中。
喜欢返老还童:我的少女穿越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返老还童:我的少女穿越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