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立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轰然崩塌,中原大地自此陷入五代十国的乱世,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姓在战火中苦不堪言。
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自认为得了天命,可这皇位还没坐热乎,就陷入了内忧外患。内部,皇室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外部,各地藩镇不服,其中最具威胁的当属晋王李克用。李克用与朱温早年间就结下梁子,如今朱温称帝,李克用拒不承认,仍奉唐昭宗的年号,打着“复兴大唐”的旗号,与后梁对抗。
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这李存勖可不是一般人物,自幼便随父征战,弓马娴熟,谋略过人。他深知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先除掉朱温这个劲敌。于是,李存勖整顿军备,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号称“鸦军”。这鸦军个个身着黑衣,行动迅速,战斗力极强。
李存勖先是联合河北的成德、义武两镇,稳固后方。随后,主动出击,与后梁军队在柏乡展开一场大战。后梁军队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本以为胜券在握。可李存勖巧用计谋,先是示弱,诱使后梁军队轻敌冒进,然后抓住时机,命鸦军发起冲锋。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鸦军如黑色的洪流般冲向敌阵,后梁军队阵脚大乱,一败涂地。此役过后,后梁元气大伤,而李存勖则威名远扬,实力大增。
但李存勖并未满足于此,他乘胜追击,不断扩大地盘。经过多年征战,先后灭掉了燕国、赵国,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以北。同光元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他就是后唐庄宗。称帝后,李存勖亲率大军,南下攻打后梁。后梁此时已腐败不堪,军队士气低落,根本抵挡不住后唐的进攻。李存勖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后梁都城开封,朱温的儿子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
李存勖灭梁后,基本统一了北方。但他称帝后,却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沉迷于声色犬马,宠信伶人,让伶人参与朝政。这些伶人仗着皇帝的宠信,作威作福,欺压大臣,朝堂上下乌烟瘴气。李存勖还猜忌功臣,许多为他打江山的将领纷纷被杀或被迫逃亡。
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同光四年,魏州发生兵变,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前往平叛。李嗣源到了魏州后,却被士兵拥立为帝。李存勖得知后,亲自率军前往讨伐。但此时他已人心尽失,士兵纷纷倒戈。李存勖在混战中被流箭射中,一代英主就此命丧黄泉。李嗣源随后即位,是为后唐明宗。
明宗即位后,革除了庄宗时期的一些弊政,任用贤能,与民休息,使得后唐的国力有所恢复,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史称“明宗之治”。可好景不长,明宗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自相残杀,后唐再次陷入内乱。
此时,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心怀不轨,他为了夺取皇位,竟向北方的契丹国求助。石敬瑭甘愿称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换取契丹的支持。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灭掉后唐,建立后晋,他就是后晋高祖。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中原王朝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这片地区地势险要,是中原的天然屏障,失去燕云十六州后,中原大地门户大开,契丹骑兵可以长驱直入,对后世的宋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石敬瑭依靠契丹当上皇帝,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讨好契丹,他每年都要向契丹进贡大量的财物,百姓负担沉重,民怨沸腾。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出帝不愿再向契丹称臣,契丹以此为借口,多次南下攻打后晋。后晋军队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难以抵挡契丹的进攻。开运三年,契丹攻破开封,后晋灭亡。
契丹人占领中原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强烈反抗。契丹军队在中原无法立足,只好北撤。此时,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大汉,史称后汉,他就是后汉高祖。刘知远趁契丹北撤之机,率军南下,收复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定都开封。
但后汉政权十分短命,刘知远称帝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其子刘承佑即位,是为后汉隐帝。隐帝年少懦弱,朝政被大臣杨邠、史弘肇等人把持。隐帝为了夺回大权,与亲信商议,设计杀死了杨邠、史弘肇等人。此举引发了朝中大臣的恐慌,时任邺都留守的郭威也受到牵连。郭威被迫起兵反抗,隐帝亲自率军迎战,却被部下所杀。郭威随后进入开封,控制了朝政。
广顺元年,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史称后周,他就是后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轻百姓负担,整顿吏治,发展生产,使得后周的国力迅速增强。
郭威死后,其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柴荣素有大志,他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柴荣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先后击败了后蜀、南唐,夺取了大片领土。在北方,他亲自率军北伐契丹,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柴荣的北伐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了三关三州十七县。正当他准备乘胜追击时,却突然病重,不得不班师回朝。不久后,柴荣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柴荣死后,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后周恭帝。此时,后周政局动荡,人心不稳。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手握重兵,在部下的拥戴下,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他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即位后,为了实现全国统一,先后灭掉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灭掉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但此时,北方的辽朝(契丹改名而来)依然是宋朝的心腹大患,燕云十六州仍在辽朝手中,宋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这正是:五代更迭似走马,十国纷争乱如麻。存勖兴唐又覆亡,敬瑭卖国山河垮。郭威改革启新程,柴荣壮志未竟伐。匡胤陈桥得天下,宋辽对峙起新涯。欲知宋辽之间战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短故事志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短故事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