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激荡 英雄辈出竞风流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刘裕代晋,开启南朝刘宋政权,南北朝对峙的大幕正式拉开。这南北朝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战火纷飞,南北方政权你争我夺,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儿个,咱就好好唠唠这乱世之中的风云变幻!
先说南朝这边,刘裕建立刘宋后,这位出身寒门的开国皇帝深知百姓疾苦,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他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子弟,打压骄横的士族;推行土断,清查户籍,抑制土地兼并;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在他的治理下,刘宋初期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也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刘裕去世后,他的子孙为了争夺皇位,骨肉相残,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刘宋历经八帝,传到宋明帝刘彧时,内部矛盾已经极为尖锐。刘彧生性猜忌,大肆诛杀宗室和功臣,导致朝中人人自危。此时,镇守寿春的大将萧道成逐渐崛起。萧道成出身武将世家,在对北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手中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宋明帝死后,他的儿子刘昱更是荒唐残暴,动不动就杀人取乐,搞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萧道成见时机成熟,于公元479年,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建立南齐政权,刘宋灭亡。
南齐政权仅存在了二十三年,期间同样是内乱不断。萧道成的子孙们和刘宋皇室一样,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公元502年,南齐宗室萧衍起兵反叛,攻入建康,结束了南齐的统治,建立南梁政权。萧衍在位初期,还算励精图治,他广纳贤才,重视文化教育,修建了许多学校,使得南梁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但到了晚年,他却沉迷佛教,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要朝廷花费巨额钱财将他赎回。朝政因此日益腐败,给南梁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再看北朝,北魏在淝水之战后逐渐崛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雄才大略,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等政权,统一了北方。他在位期间,推行汉化政策,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文化,使得北魏的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北魏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爆发了六镇起义。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却动摇了北魏的统治根基。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由权臣高欢把持朝政,他立元善见为帝,以邺城为都城;西魏则由宇文泰掌控,拥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高欢和宇文泰都是一代枭雄,两人为了争夺天下,多次发动战争,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沙苑之战。
公元537年,宇文泰率领一万多西魏军队,在沙苑设下埋伏。高欢亲率二十万东魏大军前来进攻,双方兵力悬殊。但宇文泰利用地形优势,趁东魏军轻敌冒进,突然发起攻击。东魏军顿时大乱,死伤惨重,高欢仅率数骑逃脱。沙苑之战后,西魏转守为攻,逐渐扭转了局势。
后来,高欢之子高洋于公元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政权;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则在公元557年,废掉西魏恭帝元廓,建立北周政权。北齐和北周继续对峙,互相攻伐。北齐后主高纬昏庸无道,沉迷酒色,诛杀忠臣;而北周武帝宇文邕则是一位有为之君,他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
在这南北对峙的漫长岁月里,还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比如南朝的名将檀道济,他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与北魏的战争中,檀道济多次以少胜多,威震敌胆。北魏军队对他又恨又怕,称他为“万里长城”。可惜后来,檀道济遭到刘宋皇室猜忌,被冤杀。临死前,他悲愤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还有北朝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花木兰女扮男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南北朝时期,不仅战事频繁,文化上也是百花齐放。南朝的文学成就斐然,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鲍照的乐府诗独树一帜;北朝的民歌质朴刚健,《木兰诗》《敕勒歌》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教艺术瑰宝,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这正是:南朝宋齐梁更替,北朝魏齐周纷争。英雄征战留青史,文化璀璨耀古今。欲知这南北朝之后,天下又将如何归一统?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短故事志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短故事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