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进太庙时,赵娥抱着秦筝走过廊柱,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转身只见个戴帷帽的老妇人正对着她的共鸣箱出神,帽檐下露出的手腕上,戴着与她亡母相同的齿轮银镯——那是十年前被乐官打死的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
“赵乐工留步。”老妇人掀开帷帽,竟是隐姓埋名的前周室乐正夫人,“我有《旋宫图谱》残页,记载着商汤时期的共鸣腔制法……”她从袖中取出半幅帛画,上面的云雷纹竟与赵娥在筝箱内刻的声波图暗合,“当年我夫君因改良编钟被诬‘惑乱天听’,如今……”
赵娥的指尖在帛画上轻轻划过,忽然听见远处百工署方向传来密集的齿轮转动声。她知道,那是工匠们在赶制首批“乐工爵”印信,印纽正是她设计的共鸣腔形状。而在更远处的市井酒肆,已有乐工试着在胡琴上加装青铜共鸣筒,试着让乐声传得更远,更远。
这一夜,太常寺的典籍库燃起莫名之火,烧毁的却都是《乐记》注疏中关于“贱籍乐工不得改制”的条目。而在百工署的工坊里,赵娥正与墨者们合力绘制“声波震击兵器图”,秦筝共鸣箱的弧度被转化为弩箭尾翼的角度,齿轮簧片的振动频率则对应着引信触发的时机。
当第一缕晨光照在太庙的琉璃瓦上时,赵娥摸着秦筝新刻的铭文:“声无贵贱,技有高低”。她知道,昨天震碎的不只是黄钟律管,更是横在乐工头上千年的“贱籍”枷锁。而那些散落在天下各地的乐工们,此刻或许正摸着各自改良的乐器,忽然发现琴弦震颤的频率,竟与千里之外京城传来的共鸣声隐隐相和——那是属于所有匠人的,新的音律。
喜欢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