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的震撼发生在第七日。当百工礼器的钟摆首次与日晷、漏刻完全同步,十二道齿轮纹章同时对准天穹的十二次星野,李岩突然命人抬出一尊特殊的青铜鼎 —— 鼎身一半刻着 "仁" 字,一半铸着 "匠" 字,中间的合模线竟自然形成 "合" 字纹路。
"此鼎名为 ' 合流鼎 '。" 李岩的声音响彻太学,"墨者的矩尺与儒家的玉笏,本就是丈量天地的两端。从今日起,' 百工科举 ' 增设 ' 经术科 ',儒生亦可凭治河、筑城之策入仕。"
公孙弘望着鼎中蒸腾的水汽在阳光下凝成彩虹,忽然老泪纵横。他想起自己曾在深夜焚烧工匠的《天工开物》,却在泾水决堤时,正是这本书里的冶铁术救了百姓性命。此刻鼎身上的 "仁" 与 "匠",终于在他心中合二为一。
暮色中的太学,儒生与墨者围坐在篝火旁。一名年轻匠人翻开《论语》,用炭笔在 "君子喻于义" 旁画了架改良的龙骨水车;公孙弘的得意门生则在《墨子?节用》篇写下批注:"节用者,非吝啬也,乃惜民力以固本。"
更远处,卫满正在调试新制的 "礼法机关"—— 当有人背诵《孝经》时,齿轮会自动打开存放农具图纸的暗格;铁蛋则在《孟子》的 "井田制" 示意图旁,用算筹标出了机械灌溉的最佳布局。
这场思想的重构,如同泾水修复后的河道,在碰撞与融合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太学的齿轮飞檐,人们发现,那些曾经被视为对立的墨黑与儒青,早已在交融中化作了大秦文明新的底色 —— 就像合流鼎上的 "合" 字,既是齿轮的咬合,也是思想的共振。
喜欢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