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形态停止了变换,逐渐稳定成一个模糊但清晰的轮廓。
“我明白了。”它说,“我不需要找回过去的记忆,我需要的是为当下做出选择。”
“那么……我选择让你们通过。”
“我选择相信,你们能够完成我已经忘记的使命。”
“我选择用我最后的存在,为你们开启道路。”
说完,那个记忆集合体化作无数光点,融入了出口中。
门打开了,通向第三层的道路展现在眼前。
“又是一个牺牲者。”天元圣女叹息。
“它们的牺牲不会白费。”肖自在坚定地说,“我们会带着它们的意志,继续前进。”
六人踏入第三层。
肖自在踏入这一层的瞬间,就察觉到了异常。
不是身体上的异常,而是心灵上的。
他感觉自己的情感在迅速流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抽走。
对同伴的关心,对使命的热情,对胜利的渴望,甚至对失败的恐惧……
所有这些情感,都在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空白。
不是悲伤,不是绝望,而是纯粹的……无感。
他看着周围的同伴,知道他们是重要的,但感受不到任何情感上的联系。
他知道自己应该继续前进,但感受不到任何动力。
一切都变得平淡,变得无所谓。
“这种感觉……”天元圣女的声音传来,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温暖,“我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了。”
“情感正在消失。”普罗塔哥拉的语气也变得机械,“这是情感虚无层的特性。在这里,所有的情感都会被剥离,只剩下纯粹的理性和本能。”
“这样不是更好吗?”终焉轮回者平静地说,没有任何波澜,“没有情感,就不会被情感影响判断。我们可以更理性地行动。”
“不对。”虚无-存在桥梁者说,虽然声音也失去了情绪,但依然保持着逻辑,“情感不是障碍,而是连接的基础。没有情感,连接就失去了意义。”
肖自在强迫自己思考。
是的,情感正在消失,但思维还在。
他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还能做出判断。
但……这样就够了吗?
他回想起自己的旅程——从武者村庄走出,一路成长至今。
支撑他的,真的只是理性吗?
不。
是对师父的感恩,是对同伴的信任,是对使命的热忱,是对生命的珍视。
如果失去了这些情感,他还是“肖自在”吗?
还是只是一个会思考的机器?
“我们必须找回情感。”他说,声音虽然平淡,但话语坚定,“没有情感,我们无法完成使命。”
“为什么?”终焉轮回者问,“我们有理性,有策略,有能力。情感只会让我们软弱。”
“因为我们对抗的是虚无。”原初否定突然说话了。
它是六人中唯一看起来不太受影响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概念性的存在。
“虚无不是用理性能对抗的。”原初否定继续说,“理性可以分析虚无,理解虚无,但无法真正抵抗虚无。”
“因为虚无本身也符合逻辑——从理性的角度看,虚无确实是一切的终点,是熵增的必然结果。”
“真正能对抗虚无的,是情感。”
“是那些'不合理'的执着,那些'不理性'的坚持。”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即使没有意义也要创造意义的决心。”
“这些,都来自情感。”
“所以,如果你们失去了情感,就真的输了。”
这番话让众人陷入沉思。
是啊,理性告诉他们,对抗终焉母神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
如果纯粹理性的话,应该放弃,应该逃跑。
但他们还是来了,为什么?
因为情感。
因为那些不合理的执着。
“那我们该怎么办?”天元圣女问,“情感已经在流失了,我几乎感觉不到自己还有情感。”
“回忆。”肖自在说,“虽然在第二层我们放弃了大部分记忆,但我们保留了核心记忆。”
“那些核心记忆中,蕴含着我们最强烈的情感。”
“现在,让我们重新体验那些记忆。”
他闭上眼睛,回到了那个核心记忆——师父对他说话的那一刻。
“修行的意义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每一步。”
当时的温暖,当时的感动,当时的决心……
这些情感如同冰封的河流下的暗流,虽然被压制,但并未消失。
肖自在用意志去触碰那些情感,去重新唤醒它们。
渐渐地,他感觉到了一丝暖意。
很微弱,但真实存在。
其他人也开始这样做。
天元圣女回到了第一次感受关怀的时刻,重温那份温暖。
虚无-存在桥梁者回到了第一次连接成功的时刻,重温那份成就感。
终焉轮回者回到了从虚无中诞生的时刻,重温那份对存在的渴望。
普罗塔哥拉回到了第一次理解逻辑之美的时刻,重温那份惊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